光明区龙大路长期存在交通拥堵?市民出行需绕远路?道路沿线总是投诉不断?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在光明片中心区车辆排队、绕行选远路的现象屡见不鲜,制约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同时,光明段城市服务功能的不足、对城市空间的分隔以及沿线交通环境品质的低下不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推进龙大路转变道路交通功能转变,支撑沿线片区开发建设,12月13日,第十二届南方都市报街坊口碑榜深调研聚焦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走进光侨立交项目施工现场、项目部、居民群众,实地走访调研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光侨立交项目,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该项目的亮点、成效及难点问题。
复杂建设条件下
多措并举应对挑战
调研地点:龙大路光侨立交施工现场
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光侨立交项目施工现场,详细考察了工程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作为深圳市“八横十三纵”高快速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大路的市政化改造工程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交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现场,调研团详细考察了工程进度。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光侨立交建设项目主要为连接光侨路与龙大路东南双方向2条匝道及辅路,道路总长约3157m3公里,已进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阶段。
在桥梁的施工上,该项目采用了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大节段钢箱梁的技术,结构装配化可实现快速化建造,也能降低建设过程中对交通及环境的影响。
针对市民关注建设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光侨立交项目建设单位、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在临近小区段,设计采用半封闭结构声屏障,可有效控制噪声增量,满足环评要求。在与周边社区居民的沟通协调后,为确保施工过程中运营期间的噪声、扬尘等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研究将部分临近小区段半封闭声屏障改为全封闭声屏障,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影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此外,在桥梁整体景观设计方面,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桥梁结构选型展示桥梁总体美学,通过利用对护栏、横梁结构等细部处理倒角等展示提升桥梁的细部美感景观,通过对还精细化设计了慢行系统铺装、管井盖、景观绿化等精细化设计,在确保项目交通功能与安全的同时,提升项目的整体品质,在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同时,满足环保文化及区域景观性要求。
事实上,调研团走访时可明显发现,光侨立交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相当复杂。周边存在有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建设项目、深圳中医院光明院区建设项目、玖瑞府小区、观月台小区、塘家第一工业区、鹅颈水北支,建设空间狭窄;且涉及多处重大管线,包括110kV架空线、220KV埋地电缆、西气东输管道和综合管廊等;需跨越或下穿龙大路、外环高速、在建地铁13号线;面临着受控因素多、协调事项多,技术难度大等诸多问题。
在施工现场,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向项目建设方建议,在项目设计及施工阶段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优化施工方案;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和巡查,确保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以人为本
居民参与共筑和谐施工环境
调研地点:光明区凤凰街道
提及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最关注的当属邻近施工现场的居民,调研团与光侨立交建设项目附近小区的居民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其对于工程建设的看法和意见。居民代表表示,虽然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交通不便和污染问题,但对工程完成后能够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品质表示期待和支持。同时,希望项目团队能够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随着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的推进,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居民代表向调研团坦言,相关部门可提高施工现场附近的交通疏导和噪声管理工作,确保居民出行及生活质量不被影响;同时,居民代表也表示此前项目方结合桥梁与周边环境状态,优化了项目内乔木迁移方案,临近小区的整体绿化效果都得到了改善,能感受到该项目建设方确实有充分考虑居民诉求。
在与居民的交谈中,调研团还了解到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诉求。例如,有居民希望项目方能够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施工进度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居民表示施工现场的泥头车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噪声,希望该问题能够尽快处理;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施工噪声和扬尘污染的控制力度,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受影响。
针对这些建议和诉求,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调研团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和诉求;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噪声和扬尘污染的控制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此外,也将不断优化小区周边生活环境,缓解施工期间给居民带来的不便,努力为其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多位专家齐聚
深入探讨光侨立交项目
调研地点:中交二航局龙大路项目部
在光侨立交所在的中交二航局龙大路项目部,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介绍了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的整体情况,特别是光侨立交项目的具体规划与面临的问题。该项目不仅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条件,还需在保障交通畅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听取项目介绍后,调研团队结合国内各地区市政化改造经验,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就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召开了座谈会,为改造后的龙大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市民,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座谈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林南阳、深圳市政协委员吴滨、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雷、宝安区政协常委杜舒寒围绕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建设等多个环节从各自专业的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积极建言献策。
此外,调研团队建议,在改造过程中,项目方还应充分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与交通设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党总支书记霍荣金表示,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深圳市交通设施建设事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将取得圆满成功,未来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将继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顺利推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进一步推动沿线区域的持续发展。
光明区与市区方向联系通道
建成后将减少超4公里绕行
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联系通道,位于深圳市一核多心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中,纵贯光明科学城,承担快速过境、对外集散及内部服务交通功能。
该工程南起济河机荷高速水朗立交,北至深管莞边界罗田收费站,跨光明、宝安两区,全长约21公里,采用快速路标准,主线双向6车道拓宽至8车道,并新增双向4至6车道辅路,设计速度80-100公里每小时,红线宽100米。
据了解,为解决重点片区交通出行需求,一期工程先行实施石岩外环立交和光侨立交的两条匝道。光明科学城南部片区对外交通转换节点少,先行启动光侨立交建设,增加了光明科学城南部片区对外交通转换节点,有利于解决该区域对外出行不便的问题。
该项目采用BIM+GIS技术进行多场景应用模型设计,开展新增用地与规划符合性分析,并通过交通仿真优化设计方案,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低碳、安全智慧的理念,融合区域交通、人文、生态景观需求,力争将其建设成交通顺畅、绿色智慧、安全可靠的交通文化名片。
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光侨立交匝道项目涵盖了D匝道、西侧辅路段、F匝道、东侧辅路段等多个关键区域,同时包括塘家消防站连接线和五十三号路连接线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增加光明凤凰片区与市区方向的联系通道,减少凤凰街道东片区往来市区超4公里以上绕行距离,缓解光明中心片区往来市区方向交通压力,方便该片区居民出行和改善该片区营商环境。
调研心得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人大代表林南阳:
应重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民生诉求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人大代表林南阳表示:
“关于龙大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光侨立交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充分融合洽沿途区域片区交通枢纽,改善交通环境,更加有效地缩短与沿途片区城市的出行距离。我认为其设计合理、美观、科学,非常值得称赞。但我也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施工噪声等民生诉求,也应给予足够重视,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和方法,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此外,林南阳建议,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整体项目推进过程中,应重视并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会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政协委员吴滨:
在项目建设与群众矛盾间找好平衡点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政协委员吴滨表示:
“由于光明区离市中心较远,早期的路网设计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冲突和矛盾。我此次前来,一路上经历了几次塞车,虽然时间不长,但确实让人感受到通往光明的道路并不平坦。因此,改善光明的交通对光明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此次调研最强烈的感受。希望这个项目在通过南都口碑榜展现后,通过媒体的关注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对项目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
吴滨表示,光侨立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考验,包括财政紧张、劳动力供给市场变化、周围市民投诉较多等问题。
吴滨建议,相关部门不仅要做好项目的建设工作,还要做好群众矛盾的化解工作,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沟通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及时、正确地面对市民的诉求,按照法治的理念把市民的诉求引导到一个正向的轨道里去,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要想把事情办好,尤其是要办成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项目,确实还需要做大量艰难的工作,希望项目方在其中能找准平衡点,推动光侨立交项目高效、高质量完成。”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雷:
建议加强交通疏导工作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雷表示:
“深圳作为全国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尽管交通部门做出了大量努力,但交通问题仍是市民吐槽的热点。例如前段时间,有市民投诉前往深圳中医院光明院区需绕行7公里多才能到达,由于龙大路出口未建好、外环高速出口已启用但无法直接连接到光侨路,确实已经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小的影响。”
针对建设中的问题,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交通疏导工作,在施工期间,合理规划围挡,可让建成的部分先投入使用,方便市民出行;同时严格把控工期,避免施工延期。对于超期施工的项目,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交拥堵费用或扣除部分钱款等;并提高设计研判和合理规划,新建成的道路或交通设施应避免成为新的拥堵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交通设施的顺畅运行。
此外,蒋雷还提到,在建设中应及时回应居民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减少噪声和扰民问题;通过增加噪声围挡、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等手段,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应提前进行考虑和规划,确保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宝安区政协委员杜舒寒:
确保监理发挥作用,避免工程层层转包,注意施工水土保持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宝安区政协委员杜舒寒表示:
“在建设过程中,居民最大的两个诉求往往是环境污染和噪音控制。相关部门应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噪声及其他滋生的问题,做到严要求,在施工中既要控制成本,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处理解决问题。”
杜舒寒建议,建设工程必须听取监理的意见,并确保监理发挥真正的作用,避免工程层层转包,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注重施工现场水土保持,作为市民民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更加考虑周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与当地的居民及时充分地沟通,包括提前告知居民施工计划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将采取的措施。对于确实会受到影响的居民,可以考虑提供一些设施改进,如安装隔音屏障等;临近年关,也要确保工程施工中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不要引发维稳事件。
撰文:彭峥
图片:许松龙 彭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