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2024年,南方都市报推出《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专栏,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围绕保障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微观察”的小切口,反映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展示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
截至2024年11月,南方都市报珠三角新闻中心共推出微观察相关报道45篇,征集来自各地市民、网友的意见建议1000多条;推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民生事项40多件;涉及50多家单位;专栏报道中,绝大部分市民反映的民生诉求已得到切实解决或部门回应。
南方都市报11月29日特刊04-05版
【案例】
45期高质量发展微观察,通过群众热线、网络反馈等渠道,广泛使用走访调研、部门联动、专家征询、经验归纳等手段,借助报纸+短视频+海报+评论等生产形态和传播形式,一方面发现民生优点、亮点、突出点,并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展示发展的“温度”;另一方面找出民生槽点、痛点、堵点,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各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长效监督问题治理全流程。
而在打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上,有些部门充分借助区域优势,运用新技术,便利市民日常生活,有的部门选择虚心听取意见,接受批评,迅速开展治理;而有些部门则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基层治理态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赞榜
东莞中堂集体物业“工改工”富民强村
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稳居东莞全市村级前列,2023年村集体资产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力争2025年成为总资产百亿元村。近年来潢涌村逐步形成了“以集体自办工业为主、外源型经济为带动、民营经济为有益补充”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村内共有150多家企业,规上企业30多家。
该案例显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要充分依靠自身特色和优势,运用“榜样”的力量,让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同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民生幸福和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山从善坊改造焕发“第二春”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亿万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工作全部努力的方向。截至2024年11月,中山市住建局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58个小区已立项,已完成257个小区方案评审,新开工17个小区、完成改造1个小区。中山市也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评为2023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突出市。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上,石岐城建局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解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双轨并行,了解群众对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400多天改造中,不仅重视外露的“面子”,更兼顾惠民的“里子”,既成功让百年街区从善坊传统侨屋建筑群重新焕发光彩,又有效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关部门的努力和态度值得学习与推广。
●给力榜
惠州惠城“公厕不打烊”部门积极作为值得点赞
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惠州市区部分公厕“按点下班”现象,给夜间出行的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面对问题,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从实际出发,按照“一厕一方案”的原则做好夜间开放保洁管理,尽全力满足市民需求。
面对市民的投诉和意见,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认真落实上级要求,迅速展开实地调研,积极听取市民意见,推进“公厕不打烊”方案落到实处,展示了城市服务的温度。公厕虽小,却关乎民生大计,也关系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相关部门的迅速积极作为值得点赞。
江门新会刹停别墅违建风 执法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江门新会小区违建别墅现象突出,媒体报道后,新会区会城街道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及时作出回应,下决心、动真格,迅速整治,强化监管。
在事件后续处理中,会城街道办成立专项工作组,对60间涉嫌违建的别墅业主发出《协助调查通知书》,对22间涉嫌违建的别墅业主发出《违法建设法律后果告知单》,对45间涉嫌违建的别墅业主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对19间别墅业主违建的行为实施停水电的强制措施,并要求涉嫌违建单元业主于两周内整改完成。
会城街道办对违建问题的处理,切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高层次向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人心服口服。
●加油榜
大沥里水两镇交界“烂尾桥”经报道引重视已恢复建设
佛山市南海区一条连接里水镇与大沥镇的水口水道大桥,由于涉及多个属地管理部门负责,建设三年仍无法完工,周边居民反映出行不便。南都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记者专题报道后,大沥镇表示将加紧协调解决,目前该便民桥工程已恢复施工,预计年底正式通车。
一边是老百姓对高质量民生保障服务的热切期盼,一边是推进工程涉及多部门沟通的压力,佛山市南海区有关部门只有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立场推动工作,才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更加充实。这座便民桥建设关系到两岸群众的出行,请务必加油,把好事办好。
珠海唐家中学重建 让民生工程解民忧
2017年,唐家中学因校舍不符合现行校舍建筑抗震标准,需维修升级而暂停招生,临时迁至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办学,当时宣称3年后原址回迁。如今7年过去了,学校仍未能开学,旧址变成了停车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表示,2017年考虑多种因素,暂缓了唐家中学建设工作,目前正全力推进选址重建,新校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校舍改造工程能否如期实施,不仅关乎珠海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也攸关政府公信力,如今项目搁浅时间太长,群众已经从期待变成了失望,这对于政府的公信力无疑是一种伤害,希望相关部门在推动民生工程上把好事办好,严格按要求做好工期规划和信息披露,让民生工程真正解民忧、暖民心。
数据
“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专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特别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诉求,通过精心筛选和甄别,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45条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典型案例。
【启示】
按程序办事也要注意处置的时度效
在近一年的报道中,南都记者走访调研了珠三角多个地市,见证各地高质量发展,也观察到各地基层部门面对群众多样化的诉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力不从心,在行政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满足解决大多数人急难愁盼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主要有以下启示:
1、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原有公共服务水平已跟不上群众的期望,如惠州市惠城区部分公厕原来实行上班时间开放,随着文旅事业发展、夜间经济活跃,已跟不上时代需求。媒体报道群众的诉求后,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从实际出发,对部分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获得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的广泛好评。建议公共服务部门与媒体等社情民意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广泛收集信息,及时调整资源供给,优化公共服务。
2、民生问题积压可能严重影响社会治理。省委主要领导近期围绕防范重大风险时指出,要坚持防微杜渐,坚持问题导向,从源头上加强风险防控,扎实推进社会矛盾问题专项治理,深入细致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涉法涉诉、涉农涉土、涉众金融、房产物业等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注重加强对困境人员和困难群众的救济帮扶,全面强化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和社会面治安防控,切实消除各类突出治安隐患,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由此可见,防微杜渐,加强监控,是防范重大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
3、按程序办事也要注意处置的时度效。在采访的案例中,大多问题处置存在多单位职能重叠、责任不清现象,部分回应单位以不属于本单位职能范围,或投诉案件已按程序办理,未能及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按程序办事也要注意处置的时、度、效,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议】
建立政媒共建机制,精准传导压力
课题组发现,在老大难问题上,第三方力量仍然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当前除了巡视监督、纪检监督、人大监督等重要监督力量外,舆论监督、媒体监督也是一种常态化的自下而上监督力量,发挥着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建议建立党政部门与媒体合作共建机制,媒体通过常态化的社情民意收集形成报告,精准转交到相关部门及其关联单位和特定圈层,建立内部曝光机制,精准传导舆论监督的压力,通过上下各方形成共识,加快促成问题解决。
建立内参通报机制,及时化解舆情
南都“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专题报道的内容线索,主要来自互联网公开传播区域,均为发酵一段时间,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民生难题。调研组发现,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网络舆情,预判发展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建立舆情限期疏解机制,对舆情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集中资源做好苗头性、风险性舆情管理,防患于未然。
提升舆情应对素养,强化“舆感”训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干部工作的日常,在每天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面对繁琐的工作和复杂的情况,一个细微的行文措辞不当,一句不经意的直白回复,都可能是诱发舆情的导火索。这就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升舆情应对素养,强化“舆感”训练,提升预判能力,从源头避免舆情产生。课题组认为,应结合媒体力量,建立基层哨点,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和调整处理策略,做到听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采写:南都记者 吴广宇
编辑:易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