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深圳市南山区小学生数学考卷成为期末家长群最热话题,广州市各区的小学期末考试难度如何?数学老师、广东省初等数学学会专家对试题有何评价?“双减”背景下,教学改革如何做才能更符合实际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学者也有话说。
广州小学数学期末试题难度如何?
越秀区小学生:期末考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
本学期广州市小学数学期末考的难度如何?
1月10日早上10时,越秀区某小学的学生结束了数学期末考试,南都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四年级学生,他们均表示本次期末考试试题并不难,有学生表示只花了45分钟就完成了所有试题,剩下的时间都在检查,“对比考试前模拟考的题目,期末考的题目简单很多,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
网传越秀区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天河区车陂小学校长招浩军在校负责数学教学,他告诉南都记者,广州天河区本学期的数学期末考题出得比较有梯度,要考满分不容易,想考低分也很难。“基础题占大多数,也不乏需要思考的难题。这样能精准找出数学思维较为优秀的孩子,有的孩子即使难题做不出,基础题也有分数保障。”
网传天河区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荔湾区小学数学老师表示,今年荔湾的数学题难度正常,与以往相比略难点一些,但并没有脱离平时的教学实际,能检验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漏洞与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网传荔湾区的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超大量的文本阅读
对能力弱的孩子可能是“心灵暴击”
招浩军看过深圳市南山区的数学试卷后,他认为,这份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应对固定题型的能力。招浩军观察到,近年来,各地的数学期末检测都在向现实生活靠拢,让孩子在情境中找抓手、在思考中找答案。
“可是试卷上的试题,又跟实际相距甚远。”招浩军认为,大量甚至超大量文本的阅读,对阅读能力尚在发展期的孩子而言十分不友好,大部分人只能苦苦跟从。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孩子而言,更是一次“心灵暴击”,这与“双减”的初衷有差距。“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调研,应该首先要关注全体和全面。‘双减’之下,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打好基础、筑底提质、培育素养。”
荔湾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南山区教研员们的教学理念具有前瞻性、创新性,能够把实事新闻、生活经历、网络热点都融入到小小试卷里。但是,他同样对大量的阅读文本提出质疑——教研员们似乎忽略了考生只是10至12岁的小学生,孩子们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试卷要求的水平?“诚然,不排除有厉害的学生能够出色完成,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恐怕难以读完题目,恐怕会让这部分学生心生放弃念头,厌学情绪就此开始,毕竟期末综合练习不是一场选拔赛。”该老师说。
另外,在招浩军看来,对数学思维的考察,不应只是通过一大堆文本混淆学生的思路,或者借跨学科的名义、以浅层综合性的试题,来挤占学生向学科专业纵深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招浩军以南山区四年级数学期末考的第四题举例说明:“如果是考‘寓意’的话,水滴穿石是一定的,当然选A。但题干里是‘事件’,可能古往今来都没有人看到过水滴穿石这一刻的景象,甚至还有很多滴水的场景不会穿石。按照字面意思去解读的话,数学思维越强的学生,在这题上越容易纠结。”
荔湾区老师还呼吁,请以孩子的眼光和视角出题,学生的生活阅历能否理解“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等生活实际,也是值得考量的问题。“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平时可能较少关注这些问题,试卷里突然出现这些名词,恐怕一下子也会被问懵。”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简洁
学科融合也要保持“数学味”
“临时决定延长20分钟考试,我想这是极少数的,我在看深圳市南山区这份四年级的数学卷,感觉出题人有点放飞自我了。有些题,真的让人一看,分不清它是数学卷还是语文卷。”广东省初等数学学会副会长陈诗峰表示,“最近网上好像也有一种‘把语文当数学玩,把数学当文言文去玩’这样一个娱乐化的倾向,我觉得这是很不好的。因为数学本质就是要抽象,就是要简洁,实际上这样啰啰嗦嗦地讲数学题,那完全违反了数学的美学,我是非常反对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融合而生搬硬造一些情景,生搬硬造一些没有数学味道的题目。”
陈诗峰举例,该份数学卷子有一道题目,是列出一些乘法、除法等算式,要小学生去判断有哪些可能是出错,应该怎么防止出错,“我觉得这个是不是把老师自己的经验强加到小学生身上呢?小学生不用关心自己怎么出错,他只关心怎么做对就好了,而且出错并不可怕,不要老想着怎么防止出错。出错,是因为你知识没学好,出错了就去把知识理解清楚就行了,防止出错,唯一方法就是把知识学懂。”
陈诗峰建议,考试宁愿考那些简单的、正常的题目,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数学的本质就是抽象思维加逻辑思维,要必须借助这两点才能把数学真正的精神贯彻下去。学科融合是有必要的,但不是说把数学、语文像搓面团那样搓成一堆就行了,它的融合是在哲学层面的,不是在考试层面。
家长教育观念转变
也是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助力
试卷题阅读量增大在家长圈引起争论,南都记者专访了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主任李俊堂,在他看来,“双减”背景下,教学改革如何做才能更符合实际呢?
李俊堂认为,此次南山区期末考题引发的热议反映出当前的教学改革光靠教育部门和学校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教育观念转变也是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助力。2024年11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协同育人是未来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途径。
具体到此次事件中,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在推进素养培育、跨学科教学上要步调一致、持续渐进,不能出现平时学一套考试考一套的现象,要将改革理念和相应的能力训练贯彻在日常教学中,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在期末考试时陡然感觉难度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家长也要加强沟通,帮助家长理解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做法,引导家长配合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给学生在日常生活更多知识综合应用的情境和机会,共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梁艳燕 叶斯茗 孙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