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您认为应该如何发挥科技力量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
广东省人大代表、乐昌市云岩镇秉珍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书记廖石秀。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1月15日,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现场,面对南都记者的提问,广东省人大代表、乐昌市云岩镇秉珍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书记廖石秀分享了“石漠化治理+光伏+油茶+林下种养”的探索历程。
南都记者张婷提问。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在‘百千万工程’中,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我在石漠化治理这18年来深刻认识到,兴一个产业是可以带活一个村、一个镇乃至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廖石秀说。
扎根乡村,廖石秀亲眼见识了油茶树对特殊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和改造能力,认识到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
在参加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中,廖石秀借助韶关学院、华电电科院等科研团队提供的“光林复合治理”解决方案,创新性地提出了“石漠化治理+光伏+油茶+林下种养”的要素互补模式。
如今,这一模式不仅帮助当地实现石漠化土地面积缩减、石漠化程度减轻,还提升了植被覆盖度,这也让廖石秀意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最直接显著的就是带动就业,每年我们提供60多个工作岗位,优先聘用当地的村民,让乡亲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廖石秀说。
采写:南都记者 赵青 叶孜文 张婷 实习生郝心欣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实干广东·开创新局:2025广东省两会
广东进入2025年“两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