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打造“法治特色”儿童友好实践场所

南方都市报APP • 龙华大件事
原创2025-01-17 23:01
图片

图片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王雯哲 近日,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公布2024年新增市级建设儿童友好实践场所名单,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成功入选。深圳民法公园作为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自2021年开园以来,始终秉持着将民法典“融”入公园的理念,通过“优环境、树品牌、提服务、强参与”四大举措,为青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让学法可感知、可触摸、可理解,真正走到儿童身边、走进儿童心里。

一园三馆,打造儿童幸福学法空间

深圳民法公园总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以象征民法典精神的圆形为母题设计,精心打造了“一环一轴三馆四分区”的独特景观格局,为儿童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探索空间。

“民法环”作为围绕整个公园的银丝带,象征着对民法典对公民最大限度地保护。“民法纪年轴”则记录了民法发展历程,形成直观的民法沿革体系,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历史观和法治意识,让他们在漫步中感受民法的深厚底蕴。

“三大文化展馆”成为孩子们的最爱。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展馆中有丰富的法律书籍和科技感十足的宇宙全息体验舱。民法博物馆突破博物馆展陈时空限制,着力打造“数字化、信息化、内外联动一体化”的智慧型数字博物馆,是龙华城市书房的民法书房,里面的儿童阅读区、青少年民法教育基地等,让孩子们可以通过体感互动装置和相应书籍、设备等,寓教于乐学习法律知识。

龙华婚姻文化体验馆中,孩子们可以观看古代传统婚俗道具,学习从古至今婚庆礼仪、家风家规……深圳民法公园内的“三大文化展馆”和观澜革命烈士纪念碑为儿童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教育资源,让他们在学习民法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法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全方位拓宽他们的学习成长天地。

品牌建设,学法环境氛围浓厚

为了强化深圳民法公园品牌建设,龙华区司法局统筹资源,为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量身定制独特学法品牌——《华仔的一生》动漫。《华仔的一生》与民法环的融合设计,围绕卡通人物“华仔”的一生,通过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六个阶段为主题,设计了66个民法动漫案例,展现其在不同的年龄段与民法的关系,孩子们在游玩中可以轻松学习民法知识,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趣味的民法故事世界。

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结合全国首套中小幼民法典课程《给孩子们讲民法典》和相关读本,开展特色学法课堂,有效促进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养成,力求用法治精神打好青少年人生底色。值得一提‍的‍‍‍是,在“法治+文旅”板块,深圳市司法局开发出深圳法治漫游——一起见“圳”法治City Walk路线,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作为该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来自9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名“大湾区识法交流团”的喜爱。在此之后,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结合寒暑假、国庆假期等时间节点,推出相关法治游玩路线攻略,丰富面向学生、亲子等群体法治之旅新体验。

服务供给,快乐学法无忧无虑

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积极发挥普法宣传阵地作用,经常举办各类普法活动,让青少年儿童身临其境感受法治氛围、法治文化,领悟法治精神。开园以来,先后开展普法讲座、模拟法庭、法艺学堂、法治游园会等日常学法体验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数8000余人。

在保障服务方面,福城街道、民法博物馆日常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免费法律咨询活动,累计开展100场,这些法律咨询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还为促进家庭和谐贡献了力量。

深度参与,儿童学法汇聚成海

普法小使者培育活动是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影响力最强的法治教育特色品牌。普法小使者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着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的民法故事,向外界传递法治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播着法治理念,带动身边老师、同学、家长、邻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龙华区已成功招募并培育了三批共计近400名普法小使者。

此外,在普法小使者培育活动品牌下,衍生出丰富多元的学法活动内容:日常讲解、接待培训、法治研学、法治定向越野、法治 City Walk……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近年来,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融入了公园建设发展的点点滴滴。

未来,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将继续秉持儿童友好的理念,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学法环境、更加丰富的学法资源,提升青少年儿童事业发展质效,打造高品质的儿童友好实践场所新样本,探索更有童真、童心、童趣的“学法路径”。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