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重镇”加速拥抱人工智能。1月19日,赛事历时超过半年的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落幕,AI成为主角,一批知名院士也做客深圳为大湾区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方向把脉建言。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组委会获悉,自2024年4月大赛启动以来,先后吸引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2516支队伍报名参赛、挑战角逐,最终从各专项晋级赛推荐评选出11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入围项目成果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低空经济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智能视听场景、智能制造场景、生物医药场景、智能金融场景等新兴行业领域和未来产业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来自脑机AI、助残康复、智能森防、智能能源等多应用场景的13个创新项目获得特等奖。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透露,本次赛事聚焦具身智能、高端智能装备、绿色能源、智慧生态等行业领域,为参赛项目搭建场景应用需求合作和投融资提供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走深向实。
评审现场
主办方强调,诸多应用成果的出炉,意在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加速推动与未来产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同期深圳举办的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一批院士专家现身。记者注意到,包括戴琼海、陈鲸、朱教君、杨强、陈俊龙10余位院士在内的120多位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齐聚一堂,交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提醒,我国工业体系完整、应用场景丰富,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多元化应用场景的落地速度滞缓,AGI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不足,人工智能+多场景扩展与延伸面临挑战,场景应用需求与大企业合作存在壁垒,工业场景和产业生态融合等问题凸显。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实现与千行百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带来了《联邦大小模型协作学习》的报告。他认为,“我们将大模型作为老师,小模型作为学生,进行双向学习,这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不应只是大企业的专利,而应让更多的小型企业和普通民众受益。”中国联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廉士国在关于“构建普惠化人工智能体系”的报告中如是强调。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TOP10城市出炉
TOP10城市榜单也引来关注。峰会上,组委会首次发布2024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TOP10城市榜单,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天津。深圳全国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创新,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军对此表示,2024年广东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22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500家,为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期待大赛项目成果能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
工信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专精特新部主任石言也提醒,人工智能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结合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潜力,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当前,深圳正在加速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先锋城市。作为大湾区科创“引擎”,深圳如何抢占人工智能的风口机遇?有业内认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全球制造业创新重镇,深圳具有无可比拟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链优势。
就在日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刚发布了《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和《“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第四批)》,涉及50个政务领域场景、50个国企领域场景。
按照官方数据,目前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链条覆盖芯片、模型、硬件及应用等全环节,拥有22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国际争先、高成长性企业国内一流、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梯队。
记者还获悉,为加快深圳科技成果转化并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特别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场景应用需求合作及项目投融资对接会、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才培养与产业化闭门研讨会等特色活动。主办方称,深圳12家产业投资机构与一批优质项目展开合作对接交流,加速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具身机器人、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应用技术项目落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实现“千行百业+AI”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为深圳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实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