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年我国新发乳腺癌35.72万,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五位。随着现代医学对于乳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创新药物、创新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乳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尤其是内科治疗效果成绩喜人。
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创新药纳入医保,将大大提升治疗的可及性。
自2025年1月1日起,广东省正式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统计显示,在本轮目录新增的91个药品中,就有包含了单抗类、抗体偶联药物(ADC)两款乳腺癌创新药物,明显提升了患者用药的保障水平。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田耕教授表示,“ADC等创新药物的出现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医保政策的支持和更新,患者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也将得到极大改善,有望进一步提升患者获益。”
精准分型助力晚期患者更长生存
外科手术不是被替代,而是手术越做做小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田耕教授指出。数据显示,在规范化治疗下,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0%以上,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可以达到90%以上。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且相较早期,晚期患者通常经历了多线治疗,身体状况较差,并常伴有远处转移,承受更多来自疾病本身、甚至心理和经济等多方压力,负担十分沉重。
随着药物的迭代与治疗策略的优化,乳腺癌的治疗经历了从手术治疗为主到综合治疗的转变。与此同时,随着对乳腺癌分子分型了解的不断深入,“分型精准诊疗”理念的出现也逐渐改写了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据悉,乳腺癌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分子亚型进行分类治疗,不同亚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恶性程度和预后存在显著差异。“目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根据四项指标来制定,即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其中,HER2是乳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和预后指标,也是抗HER2药物治疗的主要疗效预测指标。”
当前,有一种乐观的看法,认为内科药物的进步会不断挤压乳腺外科手术的空间,不少种类的乳腺癌患者甚至可以不通过外科手术来实现长期生存。田耕教授据此表示,乳腺癌治疗经历过手术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手术切除范围越来越大,而患者的实际获益却有限。现在,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机制的认识加深,发现肿瘤从发生起就是全身性疾病,单纯依靠手术无法解决问题。因此,综合治疗成为主流,手术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保乳术等微创手术越来越常见。“并不是手术不重要了,而是现在更强调包括外科手段在内的综合治疗。比如,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也是抗击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孔腔镜等微创、极微创乳腺癌根治术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五成乳腺癌患者HER2低表达
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将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此次医保目录新增的两款治疗药物,适应症覆盖了HER2阳性和低表达乳腺癌两类人群,进一步丰富了患者的治疗选择。
“根据HER2这一基因,以往乳腺癌主要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两大类。HER2阳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20%。” 田耕教授表示。相较其他类型,该分型肿瘤侵袭性更强,患者预后更差。“针对这一类人群,传统治疗是使用抗体联合化疗来进行治疗,不过化疗无法区分敌我,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ADC药物的出现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它结合了化疗药物与抗体,通过抗体投送化疗药物,可以实现对HER2分子的精准打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的问题。此外,ADC药物还具有旁观者效应,能杀伤周边癌细胞,可以实现靶向与化疗‘1+1>2’的联合效果。”
此外,田耕教授补充道:“HER2低表达患者约占所有乳腺癌的45%~55%,由于这部分患者HER2表达水平较低,既往常常将其判定为HER2阴性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不过,ADC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大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案。”随着新一代ADC药物在这一类型患者中展现出良好获益,使得HER2低表达乳腺癌成为新的治疗分型,进一步推动了精准诊疗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创新药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的方式纳入医保目录,患者用药负担大大降低。“目前,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医保目录新增药物进院,符合医保报销标准的患者现在也可以通过临时采购的方式获取药物,确保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药物治疗。也希望未来可以涌现更多的创新药物,为乳腺癌的治疗添砖加瓦,也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长生存的希望。”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