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乐观的癌症老人,影响了整个病房的生存率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1-22 13:16
图片

1988年考上医学院,从一名医学生到医生,已走过36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刘国文从普外科到甲乳外科,癌症,是经常“交手”的敌人。站在同一战壕的是许多不同的患者,但他永远记得曾经在普外科时遇到的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是晚期结肠癌,做完手术后,预计生命只有一年,但她多活了十几年,最后是因为其他疾病去世。在老太太住院期间,她的乐观、豁达影响了所在病房的患者,这个病房患者的生存率都显著升高。

面对癌症,手术、药物等治疗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回到患者本身,战胜疾病最大的支柱是一个人的信心和决心。老太太的乐观让刘国文记了几十年。直到现在,他在给癌症患者治疗时,会把患者领到病房“前辈”那里,让乐观的“老病人”去带动悲观的“新病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从医护到病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是最厉害的武器。

讲述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 刘国文

图片

治疗乳腺癌最重要的是有信心和决心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在门诊,我经常遇到有患者检查后发现得了乳腺癌,知道这个消息突然情绪崩溃,嚎啕大哭,也经常遇到体检发现乳腺结节担心是乳腺癌的患者。在深圳,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原本45岁-55岁是发病高峰,但我也遇到过20来岁还没结婚的年轻女性。

临床上,很多人仍然会问,为什么会得乳腺癌?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有一些是遗传因素,跟基因有关,也有认为跟现在饮食、环境、压力等各种因素有关,但没有找到真正的发病原因。过去人们是谈癌色变,其实乳腺癌的治疗现在有非常好的方法,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早期乳腺癌甚至不用放疗、化疗,手术后实现了临床治愈。

图片

在常年的临床工作中,我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得了癌症首先要有信心,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只有拥有这个信心,才能在面对化疗、放疗、内分泌等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时,可以起到正向的作用,这对于癌症的治疗非常重要。

我永远记得刚当医生那几年,当时在普外科,遇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她是结肠癌,做完手术后,估计可能有一年左右寿命。但是她特别乐观、豁达,多活了十几年。当时手术后要化疗6次,她每次都乐观地坚持了下来,而且我发现她所在的病房,其他患者的效果也很好。我想,就是她的积极乐观感染了其他病友,给人带来了很正向的作用。

在治疗癌症时,还要有决心。面对癌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都会感到恐惧,我常常跟患者说,其实去做手术,就是去睡一觉,睡一觉醒来,手术就做好了。做完手术后如果需要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都有副作用,这时候就一定要有决心:“一定要彻底治好。”这样一定能战胜副作用,战胜病魔。我在临床上发现,因为毒副作用坚持不下来的人其实很少,所以一定要有这个决心。

我有时候会领着“新患者”去和“老患者”聊聊,患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对患者非常重要。“新患者”看到“老患者”恢复得好,会更有信心,会减少恐惧。

其实乳腺癌只要发现得早,很大可能治愈,我们在临床上也一直在提高乳腺癌保乳的比例,目前我们医院保乳手术占比60%多,因为我们不仅想要患者活得久,还要活得好。保乳手术,对患者的心理有更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保乳,能保则保。同时有15%的比例做了乳房重建。

除了乳腺癌,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因为乳腺结节来就诊的患者。其实乳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体检发现乳腺结节不要紧张,最初的诊断很重要。发现乳腺结节后,可以选择不同的医院和医生检查,因为结节的判断有主观性,如果多几个医生看了都没有问题,可以定期复查。对于长得快长得大的结节,要更加密切随访,并可通过手术切除。现在乳腺结节微创手术可以选择日间手术,当天做完就可以出院,对工作生活影响较小。

从医30多年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畏

其实上医学院,做医生,我是“被迫”的。当年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填志愿时选择了服从分配,所以我被分到了医学院。刚上大学时,看到学医有这么多门课,要看这么多书,心里打了退堂鼓,但最终坚持下来,觉得学医真的能帮到人,是在挽救生命。

图片

我对这个医生这个职业一直充满敬畏,就是既尊敬,又害怕。因为每次做手术,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每一次手术都像一场考试,不允许自己犯错。每次做好一台手术,患者没有问题,会松一口气,虽然有成就感,但其实这种时候不多。因为很快又要治疗下一个患者,所以压力是周而复始的,我们永远要为下一个患者做好准备,并保持学习、探索。

从医30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病人治好。在这个过程中,做一名好医生一定要善良,要有同理心,与患者沟通时,才能让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医患之间才能更好配合,一起战胜疾病。要相信,医学一直在进步,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在面对疾病时,医生和患者是永远的战友,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保持乐观。

统筹:南都记者 李榕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通讯员:帅菲斐 王璐鑫 吴文妍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