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高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区长唐磊晶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是 “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高明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明实践、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的发展目标,提振信心、笃行实干,加快打造开放之城、活力之城、品质之城、诗画之城、幸福之城,谱写高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报告提出,今年高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报告以八个“新”部署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高明怎么干?八个关键词划重点。
关键词一:“新”动能
激活改革开放新动能。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做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动工建设的服务保障, 有序推进征地拆迁,确保航站楼、跑道等设施如期动工。
广湛高铁机场枢纽站。
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全速推进广湛、珠肇、深南“三大高铁” 建设,实现广湛高铁年内通车、高明西站同步建成、高明东站全面动工。
加快推进西江沿线码头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好荷城、富湾两大港区。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招引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大力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
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企业所需、 政府所向。要解放思想、统一步调,落实市“减负促工业投资八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深入推进明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村集体和农民以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
关键词二:“新”路径
拓展城乡融合新路径,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落实“西进计划”,加快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明样板。
深化区域协作。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环两江(西江、北江)示范区建设,探索沿江发展新路径,推动西江沿岸产业、 航运、文旅、生态有效串联、深度融合,让西江“黄金水道”释放更多“黄金效益”。
提升城市魅力。将美学理念融入城市更新。
佛山高明。
增强镇域实力。
支持荷城街道发展算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等特色产业, 力争2027 年建成“千亿镇街”。
支持杨和镇实施“千亩百亿13” 计划,引进专精特新企业,冲刺千亿工业总产值,打造“灵秀皂幕山、国际智造镇”。
支持明城镇打造航空职教、航司服务新型社区,收储千亩产业用地,建设“临空强芯、未来智城”。
支持更合镇紧抓新机场建设机遇,完成超6000亩土地征收,培育航空核心产业和临空偏好型产业,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区。
关键词三:“新”引擎
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向“高”攀登、向“新”而行、向“未来”兴。
建设高水平产业平台。深入推进“一区两湾三城四带”产业平台建设。深度参与“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建设,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加快打造“活色生香”文旅经济带。全力推动沧江工业园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位于高明的海天酱油生产基地。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精准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大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临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算力、新型储能、医药健康等战新产业。
加快推进富湾湖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建设。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全市当好“粮袋子”“菜篮子”“肉盘子”。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货运功能,谋划布局建设国家综合保税区、空港跨境电商物流园,打造大湾区西部航空物流中心。
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 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海天酱油数智化生产线。
全方位做好要素保障。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动态储备产业用地3000亩。
全力落实电网投资倍增计划,加快建设紫东变电站等电网项目。
关键词四:新活力
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以人为本办教育、兴科技、育 人才,推动创新、产业、人才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自主性。全速推进科创平台建设,今年完成西江产业新城科创基地主体工程建设。
推动教育科技双向赋能。实施“1+3+N” 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三好”教育生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光出彩的舞台、学生快乐成长的源泉。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智汇高明”人才集聚工程。
高明荷城。
关键词五:新潜能
释放国内需求新潜能。坚持消费拉动、项目带动、招商牵动“三箭齐发”,全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
激发消费潜力。更开放、更积极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办好“悦四季 乐高明”系列活动,策划“跟着赛事去旅行”“稻田马拉松”等活动,让高明成为“去班味”的宝藏地。
高明稻田马拉松。
扩大有效投资。要把抓好项目建设当作稳经济、促增长的重中之重,确保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不少于113亿元。
提升招商质效。力争全年招商总额不低于600亿元、工业招商总额不低于380亿元,出让工业用地不少于3400亩,2024年、2025年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分别达90%、50%。
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都是高明的宝贵财富和“城市合伙人”,享受同等政策和待遇。 政府与企业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互利共赢。
关键词六:新优势
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绿美高明生态建设, 让高明人民在绿水青山中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全域推进绿化美化。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城市主干道、高速口等关键区域植绿扩绿,不断提升城乡“绿视率”。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循环经济,推进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力争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皂幕山。
关键词七:新期盼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用心用情把民生实事办好、把 难事办成、把好事办实,让群众在发展中感受温暖、得到实惠。
坚持就业优先。提升医疗质量。实施东部医疗资源大整合,力争年内完成区 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综合大楼主体结构建设。加快推动区人民医院“创三甲”。实施区域医用耗材供应链集中管理服务。
增强社会保障。推进文化惠民。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艺塑乡村”行动, 推动粤剧、功夫、龙舟、龙狮等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苏村。
关键词八:新格局
构建平安高明新格局。坚决守好安全发展底线,让老 百姓真切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
严控经济金融风险。“一项目一策”做好保交房、保办证工作。
守住公共安全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筑牢安全生产屏障。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加快完成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深化推进平安园区、平安法治村(社区)建设。
“山山难越山山越,不惧岁月不惧风。敢于迎着风雨奔跑,就能迎接阳光灿烂。”报告指出,今年高明将奋楫扬帆、干字当头,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明实践,全力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展现高明担当、作出高明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陈斌颖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陈斌颖 郑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