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凌声:听听佛山五区的“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5-01-23 17:11
图片

心动佛山,倾听凌声。大家好,我是南都振凌。

马上年底了,你写年终总结了吗?其实,不但每个人、每家公司会年终总结,我们的城市也有一份“年终报告”。

点击倾听↑

不知道你住在哪里,我们就先从禅城聊起。最近几天,佛山各区的两会密集召开,今年,是禅城继续迈向“城市中心”的一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个词汇被频繁提及,它叫“城市美学”。其实,禅城作为佛山人口最密集文化浓度最高的城区,确实应是佛山的门面担当。就目前来看,政府也意识到在城市建设和美化上需要再努努力,而这个过程是软硬兼施,相辅相成的,从旧厂房的改造,到主理人的加盟,离开哪件都不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禅城区去年投入使用了一所名校——华英附属小学,去年实现了全区公办小学课室空调的全覆盖,还有进入收尾阶段的佛山二院绿岛湖院区。禅城去年全年新增优质公办学位建设超4500个,引进首店60家,像万象天地、山姆会员店等高端商业体都来到禅城。一个又一个细微的变化告诉我们:这座城市在越来越好。

在去年,禅城还做了一系列民生微实事。其中,既有绿岛片区阳光校车停靠点的建设,也有改造提升佛山市幼儿园门前路段,还有对困难儿童及家属援助“一米学习区”这样的小事。

数据最有信服力。从年终“成绩单”来看,禅城的进步是五区最快的,GDP的增速也做到了五区最高。在2025年,在禅城逛街、搭高铁可能都会更加方便了。祖庙—岭南天地和创意产业园-王府井这两大商圈还要继续扩容提质,广湛高铁佛山站的建设年底将冲刺正线开通。反正,我是挺期待的。

再说禅城隔壁的南海。过去一年,南海区去年定下的10 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都高效完成。新增优质学位 1.35 万个,4 个集团入选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不得不服那句广为流传的“学在南海”。

还有一件事值得称道,去年南海获评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案例,免费为近 30 万名学生提供脊柱侧弯筛查和康复治疗。向老年人发放紧急呼救智能设备 2.1 万台,这些数字来之不易。在医疗教育公共卫生保障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之下,南海也更加和谐,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 36%。

我有感觉,南海一直都是一个上进的尖子生,新的一年,南海还将新增优质中小学学位超 3000 个、幼儿园学位超 1800 个,易地建成 1 所十五年一贯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要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培育 8 个省级、9 个市级优质教育集团。

在大家关心的医疗方面,南海也要推动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启动全科医院改扩建和医防综合中心项目, 加快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院区基建项目,支持社卫中心与医疗集团建成 7 个医联体,针对慢性病和“三高”,还专门建立推进智能管理。有一点我真的没想到,将要实现“5G 智慧云诊室”镇街全覆盖,新增 18 个“南海 智造+医疗”示范点。同时,南海还将实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行动;支持桃苑大健康打造湾区一流养老服务机构。

看来,在南海,无论是学习就业还是医疗健康,都是比较有保障的。

下面再聊聊顺德,今年顺德提出了八个“再出发”。其中,重要一点是:在保障改善社会民生上再出发,擦亮共同富裕幸福底色。

可以说,去年顺德教育发展成绩单是有目共睹,而今年顺德在打造优质均衡普惠教育方面依旧亮点十足。除了扩大优质学位覆盖面,高起点开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美的高中,顺德还开始探索“潮汐使用”的学位机制,推动各学段校舍资源共享。学位供给是每位市民关注的问题,而顺德的各项举措,正是最大限度消除人们对于学位的焦虑。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为了加强“好老师”引育,新的一年顺德新招教师硕士研究生占比不低于70%,师资力量的准入门槛更高了,想来顺德当老师,也要更加努力了。

最近还有一则消息刷屏,顺德提出要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让孩子们轻松点快乐些。

顺德的医疗也一直不弱,新的一年,它还要加速构建融合高效卫健体系,加快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新增不少于5个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科,建成85个区镇联合门诊、病房,拓展100家医校融合试点学校服务内涵。

顺德还提出,要打造1家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身在凤城,幸福感还是满满的。

今年,高明区的“新年工作计划”中提出八个“新”。其中备受关注的新机场,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要民生配套服务。在激活改革开放新动能方面,高明提出,全力做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动工建设的服务保障, 有序推进征地拆迁,确保航站楼、跑道等设施如期动工;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还将全速推进广湛、珠肇、深南“三大高铁” 建设,实现广湛高铁年内通车、高明西站同步建成、高明东站全面动工,这么多民生交通项目,我的感觉就是:高明可能真的要起飞了。

除此之外,科技、人才、教育,报告中也被重点提及,这是高明直面短板,对教育服务创新,聚人留人的新举措。

在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中,高明的报告提出要推动教育科技双向赋能,实施“1+3+N”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三好”教育生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这“三好”,指的就是:好校长、好学校、好机制。

报告还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在提升医疗质量方面,高明提出力争年内完成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综合大楼主体结构建设;实施区域医用耗材供应链集中管理服务,加快建设区域中医药智慧共享中心等实际举措。

如果你生活在高明,你还有什么新期待呢。

三水区同样是宜居宜业之地。有一个点,三水很亮眼,它超七成财政支出用在民生领域。过去的一年,三水开发就业岗位3.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超9500人,新增优质学位5058个,还有市直属高中季华中学的落户,也是三水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挂牌了,富龙西江特大桥、虹岭路西延线、塘西三期公路北段建成通车了。三水还在全市率先100%建成省星级养老机构,全省率先实现区镇两级工人文化宫全覆盖,新增20个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你看,谁说三水就争不过禅南顺呢。

问个问题,你知道湾区足球名城是哪里吗?我想未来,肯定就是三水,毕竟,去年的佛山“西甲”获评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吸引超146万人次入场观赛。高水平规划建设三水足球体育中心,“一中心三片区”加强标准观赛足球场馆供给,发动社会力量完善足球青训体系,未来的足球新星们可能都出自三水。

新的一年,三水也很努力,将新增公办学位1900座以上,新(扩)建3所学校。深化季华中学办学体制改革,打造“数理”“科创”品牌。实施初中“强腰”筑基工程。启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新城院区,争创全国中医药基层示范县等等。


在我们互相陪伴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共同了解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有一个愿望,也是一个共识:我们都希望越来越好。还有最后的四天,我们真的要跟今年道别了。

过去的一年,你辛苦了。凌声伴您,明年我们再见。


文字:南都记者 孙振凌 路漫漫 韩成良 李焕怡 唐宇松 王倩

音频:南都记者 孙振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禅城两会,继续向“心”生长

5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