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湾区微度假,珠西过大年。1月26日,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暨万亩油菜花嘉年华活动在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新村村开幕。珠海、江门、中山三市合力打造了万亩绚丽花海,油菜花、紫云英、格桑花等竞相开放,组成一抹顶流春色。
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暨万亩油菜花嘉年华活动在珠海开幕。受访人供图
活动现场,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旅游风情带“一程多站”旅游线路首次发布,15条线路涵盖温泉康养游、乡村休闲游、历史人文游三大类。
15条乡村旅游风情路线首次发布
海滨珠海、中山故里、侨乡文化,三市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地理上,共同拥有江、山、林、田、湖、温泉等优质资源,自然禀赋优良,生态环境优美;人文上,拥有侨乡文化、海丝文化、香山文化等深厚底蕴,历史同源、文化同根。
活动现场,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15条乡村旅游风情带“一程多站”线路首次对外发布,一幅山海并茂、通江达海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斗门花海。受访人供图
珠中江三地文旅部门共同联手,对先行区内的温泉资源、田园风光、乡村民宿、特色美食、历史人文遗迹等近200个文旅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串珠成链,精心设计了温泉康养游、乡村休闲游、历史人文游三类乡村旅游风情带“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共15条,全面展现了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海并茂的自然风光和文旅相融的风土人情。
其中,4条温泉康养游线路将珠海御温泉、海泉湾、中山温泉、江门古兜温泉等三地温泉资源与周边美食美景结合,为游客提供“温泉康养+农文旅融合”的独特体验。
另外6条乡村休闲游线路串连起珠海十里莲江、岭南大地百草园,江门石板沙疍家风情岛、古井镇霞路村,中山金钟山郊野公园、十三顷水闸集市等乡村景致,以及岭南大地顺水居、天天惦记、石板沙时光民宿等特色民宿,打造出田园风光美如画的世外桃源;5条历史人文游线路串连起珠海斗门旧街、菉猗堂、接霞庄,江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沙堆镇华侨文化展览馆,中山枕头角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等历史人文资源,集中展示出先行区古老的侨乡文化、香山文化与红色革命底蕴。
中山市带来的醉龙舞。受访者供图
“花田经济”引领三市文旅资源大融合
在随后的珠中江三地自驾游启动仪式上,首次被邀请到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参加活动的港澳自驾游客,与省内其他自驾车友共20余台车、60余人,从斗门自驾出发,分三条线分别前往江门古兜温泉、中山温泉,以及经黄茅海跨海通道前往江门台山,开启“泡温泉、赏花海、品美食”的惬意之旅。
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斗门先行先试。以花田为载体,融合三市文旅资源,并通过“花田+集市”“花田+采摘”“花田+营地”“花田+乐园”等多维运营方式,做好“花田经济”。
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暨万亩油菜花嘉年华活动在珠海开幕。受访人供图
记者注意到,现场设置15处打卡点,涵括珠中江特色打卡点、如诗花田、七彩花田、“蛇年拾宝”等主题。三处珠中江特色打卡点身处花田中央,尤其亮眼。
珠海打卡点强化滨海特色,渔女、日月贝、港珠澳大桥、灯塔、接霞庄等地标跃于花田上,文旅元素灵动“出圈”。中山打卡点融合中山故居、烟墩山塔、摩天轮等地标,结合菊花、杏仁饼等特色风物,香山韵味在花田中别具风味。江门打卡点融合碉楼、龙光塔、演艺中心、百年华侨古村启明里等地标,江门陈皮、古鹤、鱼灯、新会蒲扇等非遗元素集中呈现,彰显丰富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的侨乡风情。
其中,众多市民耳熟能详的珠中江三地诗歌遍布花田,文艺范十足,超10米高的好“蛇”发生、又萌又别具寓意的“抱花富”、18米长绕绕蛇大型原创绒布装置,置身花田,吸睛又出圈。
15条乡村旅游风情带“一程多站”旅游线路首次发布。受访者供图
活动不仅是展示珠中江文旅特色的新载体,更是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契机。活动尤其注重在文旅交融中发现价值、挖掘价值,强化文旅项目运营,集花田营地、花田集市、萌宠乐园、花田乐园、花田采摘、花田漫游于一体,一站式即可购买珠中江三地特色文创、品尝三地美食、品尝花田特色茶饮,尝新刮刮乐抽奖,让游客深处其中,流连忘返……
都市圈不仅是城市的“朋友圈”,更是交通圈、产业圈、创新圈、生活圈和高质量发展圈。本次活动既展现珠中江三地共同推动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先行先试,更是珠海斗门不断深化“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本次活动立志打造珠中江边三地农文旅融合新样本,链接三地文旅资源,展现三地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赏花、踏春、游玩,相信集观光、体验、消费于一体的“花田经济”模式将为春节文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