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广州外贸有了“新”变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2-06 16:53
图片

蛇年新春伊始,承载着新一年的期许,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于2月5日拉开全省实干争先的新序幕。广州也再现“人勤春早”的奋斗景象,紧跟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脚步,于次日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汇聚党委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等各方力量,共谋高质量发展。

当“新春第一会”迈向第三年,广东、广州的新年目标更精准、更清晰——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春风再起时,“排头兵”广州更是以“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迅速响应,在砥砺奋进中担大任挑大梁。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州如何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高质量发展之广州观察”系列报道,从会展、外贸、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城中村改造等多个领域,深入解读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所在、广州所能,敬请垂注!

2024年底,一批储能产品从广州南沙发往尼日利亚,广州海关完成了年度最后一份进出口报关单。在回顾过去一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情况时,广州海关副关长黄斌曾表示,“这份承载着‘新三样’产品的报关单,既反映了广州外贸动能的接续转换,也见证了广州外贸在2024年的圆满收官。”

进出口总值首次迈上1.1万亿元的新台阶,同比增长3%,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这是2024年广州外贸“成绩单”。在外贸规模稳中有进的基础上,广州进出口的商品正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2024年广州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7%,“新三样”出口增长19.2%,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等新业态实现2位数增长。

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这与广州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之路不谋而合。2月6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广州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随着广州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升级版的广州制造将为外贸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新动能

绿色产业推动外贸结构优化

2024年,广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6.3%,占外贸比重提升至14.8%。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13.3%,专用装备进口增长72.5%……当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时,广州贸易结构也持续优化,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

一方面,广州市大力推动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发展,进一步集聚海洋经济发展动能。2024年,广州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192.2亿元,增长5.1%,尤其是在去年国际航运需求高涨的情况下,广州集装箱船出口增长21.4%,这些船在满载的情况下,单次可为全球航运市场提供10万标箱的集装箱运力,极大缓解了全球运力紧张形势,维护了全球供应链物流链稳定。

图片

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关员对出口新造船舶进行监管。

另一方面,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56亿元,增长19.2%,占广州市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池出口超过50亿元,创历史新高;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7万辆,增加30%,远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广州力量。

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传统优势产品也焕发新生机。2024年广州出口空调、冰箱、洗衣机分别增长14.5%、25%和32.7%。

“广州的外贸结构优化在广东省内尤为突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州的外贸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仅有助于提升广州外贸的整体竞争力,还推动了广州外贸从传统制造向绿色、高科技产业转型。

他表示,广州的绿色产业和新兴制造业有着完备的产业链支撑,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管理形成了协同效应。当前,全球各国,特别是欧美、东南亚等地区,日益重视绿色环保产品的进口需求。广州绿色产业的高速增长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契合,将为广州外贸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广州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广州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增强广州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新优势

多项政策协同发力孕育发展沃土

广州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背后,是协同发力的政策环境孕育了外贸发展的沃土。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稳外贸工作,存量政策深入落实,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新一轮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随之出台实施。广州海关也迅速出台了促进外贸质升量稳20条措施;对南沙这一对外开放平台,更是出台了落实《海关支持广州南沙创新发展新一轮措施》54项细化举措和35个关地合作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对接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部署,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广州海关还在汽车产业、船舶制造等领域制定了专项措施,推动产业多元发展。

多项政策紧密联动下,推动广州第四季度外贸进出口达到3031.7亿元,创历史上的季度第二高。广州的外贸“朋友圈”也越做越大,2024年,广州市有进出口实绩的经营主体近2.6万家,增加14.9%。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万家,达到2.2万家,占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主体数量比重超过85%,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红利也持续发力。据广州海关公布数据显示,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广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5.7万份,货值159.3亿元(人民币)。

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日本首次达成关税减让安排。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广州市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便是RCEP政策实施的直接受益者。“我们主要进口汽车零部件、金属材料以及化工产品。以我们从日本进口的2款镍板产品为例,其中一款镍板原来的进口关税税率是6%,RCEP实施后第一年税率就直接降为零。”广州市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进出口部负责人蔡兴科表示,目前该公司进口RCEP项下货物近3000万元,享受关税减让超140万元。

新机遇

广州贸易与世界“双向奔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广州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2024年,广州南沙、白云机场两大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分别增加18.7%和14.2%。广州海关出台针对白云机场空港冰鲜水产品全项目“就地检”,南沙海港车厘子“快速验”等专项支持举措。在近期南半球车厘子新产季,我国进口的每2颗车厘子,就有1颗是从南沙口岸进口的。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广州中欧班列车轮滚滚,运输不停。1月29日至2月4日,广州海关监管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站点开行出口班列7列,累计发运标箱770个,货重4018吨,货值2.18亿元人民币,实现开门红。“春节假期期间,客户的出口需求仍十分旺盛,出口班列保持平均每天1列的开行频次。”广州速稳报关有限公司经理王文萍介绍。

图片

广州车站海关关员对粤港澳大湾区农历新年首列中欧班列进行监管。

黄斌表示,广州底蕴十足的商都氛围还催生了贸易“双向奔赴”的场景,广州与世界连得更紧、更密。当前,广州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拥有巨大市场潜力,2024年广州消费品进口值占全市进口总值的2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来广州可以买到全球的商品,全球的商品也可以在广州寻求机遇。

同时,广州也是全球贸易主要集散地之一,坐拥500多家专业市场,市场采购不断拓区覆盖,叠加“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品牌效应,全球客商有需求可以来广州的展会、广州的专业市场找到满意的产品,国内的产品也可以在专业的展会和市场找到合适的客商。

韩永辉认为,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广州的企业应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加强线上营销、与国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此外,广州企业应加强海外服务网络建设,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统筹:冯芸清

执行统筹:李竹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图片由广州海关提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岭南春早,奋进广东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李竹1491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