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万象更新。2月5日下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召开高质量发展会议暨“澳门+横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会议,围绕如何推动“澳门+横琴”进一步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部署合作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合作区新一年经济社会谋发展、促跨越,力争推动合作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合作区执委会主任张永春指出,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总书记亲临澳门视察并专门考察横琴,做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从定位、原则、目标、检验标准等各方面为合作区第二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将设立促进合作区建设协调小组,与广东省形成合力,加大对合作区建设的统筹力度。合作区的发展离不开中央部委、广东省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但具体的工作还要靠合作区粤澳同仁以第一责任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加积极进取地投入到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张永春。
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横琴办主任、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聂新平指出,下一阶段,合作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澳门+横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要再学习、再体悟、再深化总书记对横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之作为横琴开展第二阶段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要再领会、再掌握、再运用“锐意改革、聚力攻坚”“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重要方法论,携手澳门开创合作区建设新局面。三是要再研究、再谋划、再部署务实举措,推动横琴合作区第二阶段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聂新平。
大会围绕新的一年合作区如何加紧落实“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等三个具体任务,朝着“澳门+横琴”的三个“新”的目标奋勇向前,部署了产业发展、民生融合、规则机制衔接对接、四共体制机制、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五方面具体工作内容。
产业发展方面,要进一步找准琴澳产业发展的优势点、结合点和细分点深耕细作、发展壮大。要紧扣“澳门+横琴”做文章,竭尽所能推动琴澳两地产业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同时要谋划推出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全力以赴抓好“招大引强”和“育苗培优”两大工程,逐步培育出能够充分发挥琴澳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新产业、新业态。
民生融合方面,要实施更多吸引澳门居民特别是澳门青年到横琴就业居住的务实举措。除逐步推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地实施的各项趋同澳门标准试点政策覆盖合作区全域外,还要积极开展系统性的研究论证工作,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力争实现合作区从“宜居宜业”到“乐居乐业”,成为澳门居民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规则机制衔接对接方面,要聚焦“琴澳居民所需、企业发展所求、应用场景所要”,形成更务实、更管用的衔接对接举措。要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民生融合、海关监管、税制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充分研究结合内地、澳门乃至国际最先进规则做法,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破解规则制度衔接壁垒,真正将“两制之利”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共体制机制方面,要推动更多的资源力量支持合作区建设,不断完善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持续激发粤澳支持横琴开发建设积极性。进一步研究完善管委会、执委会运行机制及各局职能设置,完善粤澳开发投资公司、深合投资公司的运营模式,同时用足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断提升“共享”水平。
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方面,要聚焦引入最先进国际规则、助力澳门建设国际人才集聚地、琴澳打造标志性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要推动数字贸易枢纽港、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中心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以项目为牵引,助力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内联外通”独特作用,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国际人才、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项目等优质要素资源汇聚琴澳,在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中实现共赢。
横琴工作室 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向新出发 春涌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