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开年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这是广东连续三年在春节假期的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大会的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这场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罕见地点名了三家科技企业,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和宇树科技,后面两家是总部位于杭州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
黄坤明表示,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
黄坤明点名两家杭州公司背后,压力给到了广东企业,也足见其对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他在会上也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的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赢得战略主动。
AI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
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竞争中,AI成为关键变量。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郑文先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他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AI技术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从2022年11月的ChatGPT横空出世,到2024年2月发布的Sora,再到今天的DeepSeek,足见这项技术的跃迁性,它将带来颠覆性的创新,重塑竞争格局和产业体系。”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特别点名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三家科技公司,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视作了引领产业变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他在会上特别强调,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黄坤明指出,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技术企业,华为凭借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华为的HarmonyOS操作系统、智能终端设备等技术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还助力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广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在今年的大会上,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也作为企业家代表首先上台发言,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发展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也迎来了关键时期。而抓住新机遇的关键是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构筑根基,通过场景创新创造价值,通过生态创新形成发展合力。
梁华表示,面向未来,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是确定的。华为将持续加大战略纵深投入,持续加强5G、Cloud、AI的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应用和提升产业价值,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围绕如何做好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创新,梁华提到,首先是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加速能力变现,形成生产力。“广东5G基站超过40万座,光网基础设施具备为上亿用户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创新,释放网络潜力。”
其次,面向个人与家庭,华为将完善偏远区域及交通要道沿线等区域覆盖,跨界合作引入高质量内容,激发用户潜在需求;面向行业,将加速5G、光网在工业互联网、智慧电网、智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从生产辅助进入生产核心环节;面向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将推进5G-A在价值城市、重点场景下连续覆盖,提供泛在的通感融合能力,探索低空物流、海事管理等场景创新。
在AI使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梁华认为,需要优先识别信息密集型与大量重复型业务场景,以便人工智能尽快发挥价值,发挥标杆示范作用。“针对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云服务等多种模式获取算力,高效、低成本实现数智化转型。”
梁华还强调了,要构筑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AI在各行各业要充分发挥价值,数据是基础,数字化深度决定了智能化的高度。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需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工具链等软件生态。”
他表示,华为坚持根技术创新,联合产业界伙伴共建鸿蒙、欧拉、高斯等开放生态,支持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与应用。
与会企业家感受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
连续三年参加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郑文先在现场能够深刻感受到广东敢闯敢干的决心,他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我在现场深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以及社会各界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
他表示:“通过今天的会议,以及公司内部的会议,我们更加坚定了从芯片到模型再到边缘的应用,以推动边缘AI的发展。我们也呼吁深圳支持和鼓励打造边缘AI创新应用的高地,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相信未来在大湾区一定会涌现出一批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的人工智能企业。”
广东,尤其是在大湾区范围内,创新的活力强、底子厚。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中国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稳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达7.7万家,研发经费支出超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6%。
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更像是一场全面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动员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广东基本已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基本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工业体系,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电气机械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黄坤明在大会上表示:“我们要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
而被点名的深度求索(DeepSeek)和宇树科技,其突破性成果被视作激励广东本土创新的“催化剂”。直面机遇与挑战,广东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更需培育新质生产力。所幸,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有华为、比亚迪、大疆、美的等世界级企业的成长路径,印证了市场导向与技术攻坚结合的成功模式。
“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洪波现场发言时表示,将不断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让更多企业用上机器人、用好机器人。
如今在广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综合实力领先的细分产业集群;广东还出台了未来产业发展总体方案,瞄准未来智能、未来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等“七大领域”实施“七大工程”,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算力规模、企业规模等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相信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条路上,“粤式创新”能够行稳致远。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实习生 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