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型演出市场前瞻:“得路人粉者得天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5-02-07 16:39

Ed Sheeran“黄老板”杭州连开六场,谢霆锋时隔20年重开大型演唱会,OneRepublic乐队登陆央视春晚,林忆莲、孙燕姿等天后蓄势待发……2025蛇年的大型演出市场将会精彩纷呈,不出意外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歌手(乐队)抢滩登陆,南都娱乐记者采访演出行业从业者,展望广东地区的演出市场,揭开光鲜靓丽背后的内幕秘辛。


看点1

海外艺人抢滩登陆

图片

OneRepublic乐队登陆央视春晚。

OneRepublic乐队登陆央视春晚让很多喜欢欧美流行音乐及乐队文化的乐迷和从业者振奋,也代表着将会有更多的海外歌手、乐队在2025年有所作为。而根据广东省文旅厅演出批文可见,“梦龙”Imagine Dragons乐队即将于2025年4月在深圳开唱,据传还会有广州、南京等城市。此外曾在《歌手2024》大放异彩的Faouzia凡希亚2月15日就将在广州率先开嗓;备受赞誉的歌手、词曲作者及多乐器演奏家keshi即将带着他的第二张专辑《Requiem》开始中国巡演,并于2025年3月9日率先登陆广州体育馆。

图片

Faouzia凡希亚2月15日将在广州开唱。

图片

“梦龙”Imagine Dragons乐队将于4月在深圳开唱。

而让广深歌迷遗憾的是,当红歌手“黄老板”Ed Sheeran只在杭州演出,摇滚天团Coldplay4月将携“Music Of The Spheres World Tour”到香港,在新建的可容纳约50000人的启德体育园举办三场演唱会。资深演出人士吴先生认为,海外歌手或乐队来华演出风险较高,能否成功落地也和当地的文旅直接相关,诸如2024年说唱天王Kanye West(坎耶·维斯特)世界巡回试听会只在海口举办了两场,却给海口带来了超过3.7亿元的文旅收入,所以非常考验相关部门远见和胆识。

吴先生分析说,演唱会经济和文旅的深度交融已经得到了验证,2025年将会有更多的海外乐队、歌手来华,在丰富演出市场的同时给乐迷更多选择,目前杭州、海口、成都等城市都在大力扶持大型演出,软硬件设施相对齐全的广州深圳不应落于人后。吴先生透露说比Ed Sheeran、Kanye West、Imagine Dragons更大牌的海外艺人也都先后有过接洽,甚至一些曾影响过内地乐队和音乐人的海外小众乐队也都有过邀约,待条件成熟将会陆续前来,“国内能演的有票房号召力的歌手乐队都在演了,国外的能进来多进来肯定是好事”。

看点2

谢霆锋、林忆莲、孙燕姿……陆续开大场

无论是张学友、刘德华等资深天王,还是周杰伦、陈奕迅、五月天以及当下正火的新生代歌手偶像,从2023到2024已经或者正在巡演的路上,在大城市每周末同时上演两三场演唱会都不再稀奇,且大型演出在不断下沉,去到三四线城市。不仅北京鸟巢的纪录在不断被刷新,很多地级市都在兴建体育场馆迎来明星演唱会。而随着交通和信息的便利,地域限制不断被打破,能带票的演唱会不仅会在一线城市连演数场,还会辐射到周边城市,比如在广州演完之后,还能到清远、惠州、江门等地继续开唱,看演出的神圣感在消解,集体狂欢的数量和人群在增强。

图片

阔别大型演唱会多年的谢霆锋4月将在香港开唱。

而阔别大型演唱会多年的谢霆锋,也在农历春节前官宣了“EvolutionNicLive”演唱会,相信在香港站之后也会有北上广深杭以及更多城市。林忆莲“回响Resonance”巡演即将于2月22日在深圳起跑,已经官宣了厦门、南宁、昆明、太原等城市,并且是体育场巡演;孙燕姿“就在日落之后”巡演也是体育场,并将于6月在北京鸟巢连开两场。演出商唐先生对南都娱乐记者说,北京鸟巢的档期现在非常难抢,以前很少有歌手敢挑战鸟巢,现在都要抢档期还未必能拿到,一方面是歌手本身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是歌迷的群体数量和消费能力在提升。

图片

林忆莲“回响Resonance”巡演将于2月22日在深圳起跑。

图片

孙燕姿将在内地多个城市巡演,6月在北京鸟巢连开两场。

唐先生还透露以前有演出商出重资邀请谢霆锋开演唱会没有成功,到2025年他终于决定开巡演应该是综合考虑的结果,而随着王菲再度在春晚演唱新歌,他们回归音乐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唐先生还认为诸如林忆莲、孙燕姿这样的歌坛天后,之前巡演多是体育馆,到2025年均是体育场级别,可见信心饱满,“为什么资深天王天后敢开体育场巡演,而一些当红的小生小花反倒是不敢,体育场更考验现场驾驭能力,技术和硬件成本更高,另外也是歌迷人数的最直接呈现。这两年看下来,乐坛迭代虽然迅速,但真正有票房号召力的,还是大众金曲更多的歌手,比如伍佰,说到底2025年的大型演出市场和2019年之前没有本质区别,得路人粉者得天下”。

看点3

音乐节还能怎么玩

与大型演唱会相比,大型音乐节在2024年有重新洗牌的趋势,资深演出人士吴先生认为演唱会和音乐节有明显不同的消费人群,演唱会可以覆盖不同的年龄层,并且因为歌迷和偶像的关系粘性更高;音乐节更偏向年轻化学生群体,更潮流和时尚,所以更倚重的是现场体验,不仅要好看好听还要好玩,“目前国内的音乐节市场化之后,套路略为单一,体验感和沉浸感相对缺乏,演出阵容同质化严重之后,如果不求新求变就会断层”。吴先生总结了近些年的音乐节演变,认为从2024年开始,很多主流公司和艺人也在操办甚至主办音乐节,打造更名副其实的嘉年华,虽然是粉丝导向,但如果做好场景和玩法还是有机会。

开设和运营Livehouse的W先生对南都娱乐说,国内的乐队及乐迷在前几年突飞猛进,随着大型演出市场活跃以及海外乐队的涌入,国内的乐队文化尚未能孵化出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新生代乐迷,但音乐节为了流量和对赌成功已经向主流歌手开放,越来越多的主流艺人站上音乐节舞台,粉丝排队挤占位置等行为给现场增加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文旅部门对音乐节受众和现场也有疑虑,所以本来在引领创意的大型音乐节这两年显得保守,“如果音乐节拼阵容是吸纳主流歌手,拼体验是让景区买单,在创意上不思进取,那音乐节将会越来越不好玩”。

W先生认为在2025年将会对音乐节市场有更直接的考验,“巡演型”音乐节对打的不是“地标型”音乐节,而是“巡演型”演唱会,音乐节在和大型演唱会争夺路人歌迷,所以必须做好自身。W先生举例说Fuji Rock、Tomorrowland、Coachella等世界闻名的音乐节虽然也拼阵容,甚至体验感会因为天气环境而不好,但胜在好玩有趣。国内很多中小型的、室内的音乐节在不断尝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有更多出其不意的Crossover,大型音乐节不该固步自封,“既然叫音乐节,就该做出节日感、氛围感、沉浸感,而不是复制。虽然现在音乐节的成本在不断攀升,主办方也不容易,但音乐节不应该丢失掉核心的东西,音乐节不该拼盘化,不该‘同一首歌’化,即便是下沉也该是有引领性的下沉”。


撰文:南都记者 丁慧峰

编辑:彭思敏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