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电池产业的一个新风口似乎已经逐渐形成。就在近期,几家布局钙钛矿电池的企业陆续获得融资。
比如,协鑫集团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亿元C1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协鑫光电昆山新总部的吉瓦级钙钛矿叠层产线建设,该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届时,协鑫光电将推出全球首款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7%并且满足光伏行业规格的1.2米×2.4米钙钛矿叠层组件。
近期刚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的湖南炎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宣布跑通了干法钙钛矿电池高重复性及高均匀性的制备工艺,成功出片高效率柔性钙钛矿电池产品。
据悉,目前该公司的10MW(兆瓦)级的钙钛矿生产线已稳定运行,并已获取预订单近千万。企业也在规划更大规模的产线,预计2025年完成可量产的目标。
同样在近期完成A轮融资的还有深圳市光因科技有限公司。该轮融资资金高达数亿元,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产线建设以及市场拓展,加速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什么是钙钛矿电池?
根据相关机构的分析,于2023年产能合计仅1.25GW的钙钛矿电池,到了2025年将增加至7.4GW(依据厂商发布的量产规划预测),市场空间可达到37.5亿元。而到了2030年,钙钛矿电池产能预计将超过140GW,对应的市场空间接近1000亿元。
“钙钛矿电池”这个市场想象空间如此巨大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从技术路线上看,钙钛矿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太阳能电池的第三代产品。它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也被称为新概念太阳能电池。
与第一代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更高。与第二代薄膜电池(如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电池)相比,它的材料成本又会低很多,制备过程的难度也相对较低。
一方面,钙钛矿材料本身储存量大,成本比贵金属低很多。另一方面,其制备工艺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不需要像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那样复杂且昂贵的高温、高真空等条件,生产起来就像“刷漆”一样简单,这都使得钙钛矿电池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新一代电池技术。
钙钛矿电池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它不够“抗造”——怕潮湿、高温、紫外线,用久了容易“掉链子”。但在特性上,它更便宜更薄,能做成半透明的或弯曲的形状,甚至可以叠在传统电池上,大幅提升发电效能,因此,一旦性能和产量进入稳定成熟期,它的应用前景能无限扩大。
车企玩家暗中布局
其实,除了上述电池企业,一些汽车界的大咖也早已悄悄在钙钛矿电池产业上布局。
比如2018年,长城控股集团旗下的企业极电光能开始了钙钛矿技术的研发,2020年4月,该项目落地无锡,次年4月就在 63.98c㎡ 的钙钛矿光伏组件上实现了破世界记录的20.5%的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极电光能已完成两轮融资其中Pre-A轮融资2.2亿元,A轮融资也在数亿元规模。在 2024 年,其钙钛矿电池研发项目进入实际生产线量产化实验阶段,实验在效率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
在2023年的投资者关系活动发布会中,比亚迪也透露,已经打造了专业的太阳能技术研发团队,并积极布局了钙钛矿电池技术,同时也会通过硅片薄片化加细线化、银浆技术更新、胶膜技术迭代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2024 年 3 月,比亚迪公布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用电装置” 专利。
在国外,丰田于2023年6月对外宣布,将与日本太阳能初创企业Enecoat Technologies共同研发钙钛矿电池,力争到2030年搭载于纯电动汽车(EV)的车顶。2024年7月,Enecoat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55亿日元的C轮融资,由丰田成长基金 Woven Capital 领投,INPEX 和三菱 HC Capital 参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的政策东风也开始吹起。2023年11月,《五部门关于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的通知》显示,优先考虑方向包括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及叠层太阳能电池、先进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相关产业链配套高质量、高可靠、低成本设备及材料等方向。
2024年3月,《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
在政策的扶持、资本的赋能下,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将进入快车道,各方玩家的入场也是大势所趋,未来该行业还会出现哪些动向,南都·湾财社会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