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好用吗?深圳师生感叹:很好很强大!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2-10 10:01

近段时间以来,深圳不少师生已然抢占先机,率先体验到 Deepseek 为教学领域带来的全新变化。他们借助 Deepseek 完成寒假作业、出题命题,甚至制作教学大纲与学习规划,为师生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不少同学由衷感叹,Deepseek 就像一位时刻陪伴在侧、悉心指导的学霸,总能在关键时候给予精准的提醒、清晰的指引与巧妙的点拨。

可拟职业规划,可解学业难题,深圳学生直呼“好用”

“Deepseek 好牛!我感觉就像有个文科状元在帮我思考。” 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的学生陈洁倪,仅仅使用 Deepseek 短短几天,便彻底被其强大的功能所折服。近期,在政治、历史等文科科目的学习进程中,陈洁倪遭遇了学习瓶颈。然而,当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一些久攻不下的难题发送给 Deepseek 后,收获的答案让她喜出望外。“它能够精准明确问题范围,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还能引导我进行发散性思考,这些对于文科思维的培养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 而且它的思考过程和我们解答简答题的思路高度契合,有时候给出的思路指导,甚至比老师讲的还要更系统、更全面。”

582x601_67a8428a8db61.png

800x1740_67a8428a9dcea.jpg

寒假期间,红岭教育集团石厦初中部初三学生殷齐使用Deepseek,协助自己拟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 “思考过程中,它会先分析问题人的身份,先假设不同人的身份问这个问题,然后再针对不同身份来回答”,殷齐提到,Deepseek会根据提问者的境况予以个性化指导,从学科分类、错题关注、时间分配、推荐书籍、薄弱环节、难题攻坚等方面均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405x139_67a8429ec80f7.png

411x607_67a8429ecae43.png

福田中学学生邓槿煊期望将来在Ai领域有所建树,她通过Deepseek,得到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我让它全方位了解我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 ,以及日常的行为习惯。这之后,我会把自己的学习成绩、知识储备情况如实告知,再讲讲我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比如我期望投身 AI 领域,并且对 VEX相关内容抱有浓厚兴趣。我期待它能依据这些详细信息,为我精准剖析当前状况,再结合我的兴趣爱好,量身定制出一份专属的提升攻略,涵盖学习路径、技能培养方向等内容,助力我朝着目标稳步迈进。”

图片

 

深圳教师:革新教学新思路,提升效率新利器

 

Deepseek 不仅在学生群体中备受青睐,也成为了老师们教学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深圳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葛福安,向 Deepseek 抛出了一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主观题反套路命题有什么规律吗?

Deepseek 给出的回答令人眼前一亮,它提出:还原原文叙事时序(绘制时间轴);解构现有场景功能(环境渲染 / 人物塑造 / 主题暗示);运用热奈特叙事理论预测时序改变后果;构建 “叙事策略 - 读者感知 - 主题强度” 影响链。同时,它还进一步深入解释,这种应对策略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 “套路” 升级为可广泛迁移的认知框架,通过培养学生 “文学侦探式” 的思维习惯,即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线索、建立关联、验证假设,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任何创新题型时,都能够迅速建构起有效的解题路径。这一回答为语文教学中应对反套路命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助力教师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提升教学质量。

 

934x395_67a842c8c511d.png

800x538_67a842c8cc9cd.png

荔园教育集团笔架山学校语文教师龚卫兰,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巧妙借助Deepseek 梳理教育教学的逻辑,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她举例说道:“比如,在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飞夺泸定桥’片段教学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DeepSeek 的解答是: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和过草地时,展现出 a. 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b. 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c. 坚韧不拔的意志精神;d. 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 龚卫兰老师感慨,教师只需对 Deepseek 给出的答案进行适当精简,删掉其中重复性的词语和案例,再依据 “总分总” 的演绎法进行整理,就能得到一份全面且精准的解答。这一过程不仅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搜集资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对于语文、历史等文科积累性、识记性知识的教学,效果尤为显著,真正实现了事半功倍。

 

不过,龚卫兰老师也特别提醒,尽管 Deepseek 等工具功能强大,能够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但它们终究只是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需要灵活调动知识、进行全方位鉴别判断以及激发创新创意的环节,还是要以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核心,秉持独立思考的原则,切不可过度依赖,更不能滥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完美融合。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周正阳9618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