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保持了稳健运行态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助力产业内绿色升级
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获悉,截至2024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1.07%,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7.99个百分点。从投向领域来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信贷资源的集聚为这些关键领域注入强大发展动能,有力推动深圳构建绿色产业生态体系,加速迈向绿色低碳经济新时代。
据了解,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探索者与先行者,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金融业务持续领跑。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9679亿元,较上年增长1589亿元,增幅达20%,持续保持国内股份制银行第一。据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薛敏介绍,该行在服务绿色发展、服务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满足市场对绿色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该行还积极发挥绿色金融集团经营优势,统筹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和绿色新兴产业壮大,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名片。
此外,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表现也颇亮眼,绿色贷款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高达1604亿元,较年初增长219亿元,增幅达15.8%,连续三年增量超200亿元,在同业中名列前茅。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孙炜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工行将绿色金融与深圳区域产业特点以及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向企业提供一揽子、全链条、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同时,深圳工行还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成功落地了首笔ESG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首笔降碳贷以及首笔绿色存款等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行内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绿色保险多点开花
深圳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27.33%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深圳财险业在绿色保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深圳财险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签单保费3424.16万元,为高环境风险行业提供了33.86亿元的风险保障。此外,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也达到了80.31亿元,同比增长27.33%。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了解到,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在绿色保险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据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幸介绍,2024年,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出具绿色保险保单超过843万张,提供保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支付赔款超过28亿元。在新能源车方面,该公司2024年承保新能源车超过45万台,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3万亿元,支付赔款超过14亿元。此外,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还积极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如发电行业碳超额排放费用损失保险等,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保障。
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同样取得不俗成绩。截至2024年底,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绿色保险相关产品超过50个,当年实现绿色保险保费接近30亿元,近两年绿色保险保费复合增长超20%。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李晴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双碳”战略,探索并践行“绿色保险+服务+科技”模式,推动绿色保险产品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升级。在环境、社会、治理(ESG)领域,该公司协助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落地全国首个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构建了完善的环境风险闭环管理体系。同时,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还创新了生态保护保险模式,开发了碳汇遥感指数保险、古树名木保护险、海洋碳汇指数保险等多款产品,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策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多管齐下铸就绿色金融高地
近年来,深圳金融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协同地方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等相关各方,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全国树立了典范,也为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方面,深圳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深圳金融监管局按月监测、按季分析绿色金融数据,并通过座谈、调研、培训等方式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同时,深圳还出台了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要求,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2024年全市披露机构主体达184家,规模和机构类型均居全国之首。
在政策的推动下,深圳辖内160多家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对照《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开展自评估工作,深圳市银行业协会组织辖内主要法人银行机构首次开展绿色金融试评价。此外,深圳还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研究制定地方绿色金融标准,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深圳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满足市场对绿色金融的多元化需求。目前,深圳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深圳的银行机构还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已有23家绿色金融机构获得绿色专营机构资质认定。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深圳金融监管局还积极探索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深圳绿色金融协会搭建了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集纳了绿色融资主体库、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投资评估、政策资讯等多种功能。同时,与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环境违法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评级企业名单及相关信息的共享机制,为银行机构授信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深圳金融监管局还积极支持福田区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引导辖内机构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对接活动,推动气候投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发布会上,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根据《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规划,未来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将逐步提高,绿色保险风险保障稳步增长,法人机构绿色投资实现突破,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债券等业务发展成效显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圳金融监管局将以1号文为着力点,凝聚行业共识,向绿而行、点绿成金,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