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市如何挑大梁?四组关键词,看东莞镇街高质量发展画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02-13 11:29

继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连日来,东莞镇街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围绕更好实现全年目标、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亮目标、理思路、明举措,力争跑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度。

产业兴则经济兴,镇域经济是东莞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的关键。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东莞镇街如何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培育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

四组关键词看东莞,镇街用硬实力、强韧性、新抓手,肩负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任。

图片

东莞市中心区。图源:东莞南城发布。


关键词:经济大镇挑大梁

南城: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向“千亿镇街”目标奋进

虎门:产业协同发展,打造4张产地新名片

大岭山:推动形成“松山湖科创+大岭山制造”格局

大朗:依托国家级院所科研平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发言时表示,“新的一年,东莞将乘着全省大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浩荡东风,全力跑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度,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的重任。”

2024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GDP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4.6%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在靠特色制造业走出镇域经济崛起新路径的东莞,经济大镇成为挑大梁的“主力军”。

图片

东莞首个“千亿镇”长安。图源:欢乐长安

早在2022年,拥有六个经济总量超500亿元镇的东莞便提出目标:力争在2025年形成2个千亿镇、6个500亿镇,2027年形成4个千亿镇、8个500亿镇。彼时,南城、虎门、东城、塘厦等均是被寄予厚望的镇街。

如今,目标正在逐步实现:2024年,长安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东莞首个、全省第三个“千亿镇”;松山湖正式迈进“千亿园区”俱乐部,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首次跻身全国前 20 强。

紧随其后的南城,在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2025年的新目标:重点围绕“产业+空间+服务”,塑造发展新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向“千亿镇街”的目标奋进。

作为东莞的城市中心区,南城街道2023年GDP已突破800亿元大关,被视为晋级下一个“千亿镇”的种子选手。如今,现代服务业成为南城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新抓手。2025年,南城提出,继续加快培育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600亿元。

图片

东莞南城总部基地。图源:东莞南城发布

具体而言,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优化传统服务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强医教文体服务供给紧密结合。其中,南城将依托辖内700多家软信企业(66家上规)的基础,高标准打造数据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企业,力争2年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东莞传统经济大镇虎门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提出将推动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稳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130亿元以上,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快形成和释放。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虎门将推动普渡机器人、丰稔芯片、津田电子、华亿钢铁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目标是年内新增智能工厂3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数字化转型企业50家、“小升规”企业70家,力争实现百亿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突破,推动高企总数增至540家以上。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虎门将重点建设大湾区时尚谷、衣流产业园、虎门设计城、莞服云等一批制造基地和产业服务平台,打造大湾区时尚产业集聚地和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规划建设电线电缆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电线电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遥望科技入驻、电商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构建“1+4+8”三级物流体系,打造大湾区电商高地、专业型物流枢纽。

依托全市首个新材料产业园平台,“毛织名镇”大朗计划引进更多“创新样板工厂”孵化项目,支持本土新材料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2024年,大朗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8.1亿元,同比增长5.6%;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171.3亿元、同比增长9.2%,为东莞市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的一年,大朗提出要发挥毗邻松山湖、深圳区位优势,抢抓科学城建设机遇,依托散裂中子源、材料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院所科研平台,加快构建技术研发体系,持续提高生产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正式迈进“千亿园区”俱乐部的松山湖,2025 年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仍是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的“1+3+N”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支柱”。

毗邻松山湖的大岭山镇,近年来成功培育了462家规上工业企业、312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小巨人企业,以及3家总部在大岭山的国内上市企业,形成了家具、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3大产业集群,工业占GDP比重近6成。

大岭山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主动对接松山湖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形成“松山湖科创+大岭山制造”良好格局,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百强企业”梯队培育计划,推动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共同攻坚创新链、产业链的科技挑战。

关键词:拓空间 提品质

塘厦:将与深圳共建“湾区硅谷”

南城:力争3年内整备土地超1600亩

虎门:以存量换增量,让“寸土”生“寸金”

麻涌:做大做强商贸流通,让供应链为经济发展赋能

有了高质量发展的对标载体,各镇街还“划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大岭山提出,今年将快推动现代化产业园和大塘村优质产业空间项目建设,为承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

其中,将聚焦家具、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3大产业,大力引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推动传统家具产业走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道路,瞄准8大战略新产业和4大未来产业布局一批新兴产业。

以“空间革命”支撑“产业上新”,各镇街不断提升对产业的空间承载力和吸引力,坚持为各类企业厚植发展沃土。

南城提出,力争3年内整备土地超1600亩,新增产业空间约 54 万平方米。 比如,以新质生产力高地的定位规划建设辖区内的国际商务区和总部基地,加强资源要素配置,为现代服务业、大型建筑企业、总部企业集聚发展提供优质空间载体保障;提升辖区内联科、天安、南信等7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加强平台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为1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和350多家国家高企提供更有力支持。 

图片

高空俯瞰的东莞南城。图源:东莞南城发布

以存量换增量,让“寸土”生“寸金”。虎门将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3个现代化产业园区清拆建设,拆除整备“工改工”用地超400亩,发动80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全力实现工业投资超5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超20亿元,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总占比提升至65%,进一步优化固投结构。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东莞提出要积极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与广深对接合作,加强与港澳对接合作,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交流合作,努力探索互利共赢新模式。

区域协同发展的推动,镇街已经布下目标并开始付诸行动。

毗邻广州的东莞“工业大镇”麻涌,同时拥有新能源和数字经济两大基地,共有央企国企20多家、民企6000多家、外企130多家。数据显示,2024年,麻涌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2亿元,排名全市镇街第3;出口总额128亿元,增长44.5%,增速排名全市第1。

图片

麻涌镇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图源:美丽麻涌

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变得很足。“2024年整个园区产值9个多亿,2025年我们力争向14个亿冲刺,”位于麻涌的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开拓创新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飞行器等领域的新业务,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机会,提升国际竞争力。

勇挑大梁、跑出加速度的麻涌,强调空间承载优势,要构建良好软硬环境,为产业壮大营造优质生态,用好各级政策红利,为产业壮大注入强大动力。2025年,麻涌将做大做强商贸流通,大力推动麻涌成为大湾区最核心的供应链中心,让供应链为麻涌经济发展赋能。

临深片区的塘厦,今年着力推进18平方公里的融深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环境、产业、公共服务,提出要全力推进产业空间拓展。其中,加快推进石鼓现代产业园建设,引导村集体自改、权利人自改提供高标准厂房,为优质企业提供足够产业空间。

图片

塘厦镇科苑城。图源:印象塘厦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塘厦将与深圳共建“湾区硅谷”,形成“总部研发—先进制造—创新转化—材料设备”产业环节串珠,依托龙头企业链接上下游科技型企业,打造深莞半导体产业集聚基地。

关键词:稳外贸 扩内需

清溪:聚焦三大领域,推动“内”“外”市场互联通

黄江:深化与深圳全方位对接,推动实施精准招商对接

与塘厦同在临深片区的清溪,既是东莞的工业大镇,也是外贸大镇。

2024年,清溪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全镇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6.1%和12.1%,清溪保税物流中心一线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97.1%,总额在同类型保税物流中心排名全国第一。

图片

清溪镇。图源:最美清溪

围绕东莞市委“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部署要求,清溪提出要千方百计服务企业、拓展市场,以更大力度稳外企外贸外资,力争2025年全镇外贸进出口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想要致力推动“内”“外”市场互联通,扩内需和稳外贸是两大关键。

该如何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清溪聚焦于三个领域,一是着力稳住外企产能,二是着力稳住外贸规模,三是着力稳住外资增量。

在外企产能上,两方面一起给力。一方面,紧盯龙头外资企业,全力扶持一批企业扩产增能,争取3-5年推动明门幼童等“头雁企业”产值达100亿级、德龙健伍等“柱企业”产值达30亿级、东骅电子等“骨干企业”产值达20亿级,切实将优质存量外资留在清溪。另一方面,紧盯传统优势市场,邀请主管部门、专业机构、专家学者为重点企业开展应对关税壁垒辅导,支持德瑞斯、科峻成等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发展壮大,想方设法稳住欧美市场份额。

在稳住外资规模上,两点同时发力。发力新兴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粤贸全球”等国内外重点展会,深挖东盟、俄罗斯、中东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商机,促进“清溪制造”货通全球,力争2025年镇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30亿元以上。

发力新的业态,清溪支持越海、九立、恒升等供应链企业承接关键客户进出口新业务,培育成为进出口额超百亿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开启保税货物无人机配送等新模式,推动清溪B保造综合性国际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巩固在同类型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一的地位。

在稳住外资增量上,清溪积极争创两大发展优势。

一是争创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2025年,清溪镇将全力加快总投资30亿元的创新智数项目和20亿元的吉瓦森林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深入挖掘深圳国资下属的力合双清及青湖湾科创中心项目潜力,大力推动光宝等外企低效闲置厂房物业布局芯片、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二是争创融深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坪清新”一体化示范区规划研究,全面梳理产业、科创、交通等方面加强合作的切入点、突破口,大力推动新型储能高端制造设备研发中心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外资外贸企业营造机会更多、服务更好、成本更低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撑清溪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

毗邻深圳的黄江,2025年将持续抓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深化与深圳全方位对接。进一步增强领益、安世、正扬等龙头企业作用,围绕产品配套和技术创新需求,组织本地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力争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

今年一季度,黄江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3个,分别是科盛智能装备项目、领益智造消费电子制造基地扩建项目和东莞市黄江镇新城大道(新公常路)工程。

黄江镇表示,将加大对图谱企业、目标企业的走访考察工作,推动实施精准招商对接。加强重点在谈项目推动工作,力争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大项目3个;重点推动田心社区50亩熟地招商工作,做好项目引进、落地动工、建设投产的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力促进欣天科技、德弘等已签约项目二季度摘牌动工。

关键词:营商环境 服务理念

沙田:让服务理念和营商环境成为“金字招牌”

麻涌:俯下身子“上门服务”,请企业家做“推介人”

企业引进来,如何留得住?在谋划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东莞多个镇街提到了两个关键词:营商环境和服务理念。

2月7日,沙田镇召开2025年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企业代表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作为沙田镇“开春第一会”,除了向与会企业通报沙田镇2024年发展情况外,还重点与企业“一对一”交流,听取企业增资扩产中遇到的难题,以期推动在沙田投资项目能够“尽快动工、尽快投产、尽快出效益”。

图片

沙田镇“开春第一会”现场。图源:东莞沙田

当天,沙田镇43家重点企业受邀参加本次座谈会,涉及项目43个,总投资额约188亿元,其中新招引项目17个,增资扩产项目26个,涵盖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文化旅游等产业,现场闭环解决企业诉求20余项,疏通项目落地过程堵点卡点问题,加快项目签约、动工进程。

“刚才在交流过程中,各位企业提出来的问题和诉求我都一一记下了,今天全体班子成员、重点部门和村(社区)都在,镇层面能够解决的我们立即落实,情况复杂一点的会后我们也会逐项细化研究,尽快给大家答复,请大家放心。”沙田镇主要领导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表示,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优质服务”理念,镇委、镇政府将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有信心通过半年到一年时间,让服务理念和营商环境成为沙田的“金字招牌”。

2月10日,麻涌高规格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提出,要构建良好软硬环境,为产业壮大营造优质生态;用好各级政策红利,为产业壮大注入强大动力。

“在麻涌,企业需求就是行动指令。企业在发展中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好什么。”在全镇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麻涌镇主要领导强调,“我们要主动俯下身子‘上门服务”。他也诚挚地向企业喊话,“请各位企业家做好麻涌的‘推介人’,吸引更多企业到麻涌投资兴业。”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莫晓东7757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