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龙华区卫生健康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创新突破年各项工作,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提升、新成效、新突破。
1、 新增床位资源,全市第一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龙华区人民医院新外科大楼2个项目投入使用。
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深圳市新华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龙华医院3个新建市属医院开业运营。
2024年新增床位资源为全市首位,全区规模床位达到11136张,千人床位数增长到4.42张,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10分钟社康圈”基本成型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增7家社康机构,龙华区首家社区医院投入使用,社康机构总数达到118家,平均每个社区1.71家,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6.5人,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入选深圳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龙华区人民医院红山社区医院。
3、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
推动落实配建托育服务设施用房保障25处,新建社区托育点36处。
截至2024年12月底,新增托位6088个,全区可提供0-3岁托位12606个,全市第五个完成托位建设任务,千人托位数达到5.0个。
观湖托育点。
4、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2家社康机构获评市级社康机构旗舰中医馆,新增1家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所有社康机构100%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5、分级诊疗机制不断畅通
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为总抓手,探索医院与社康“机构融合、人员融合、数据融合、全专融合、服务融合”五个融合发展机制,让群众就近享受三甲综合医院同质化服务。
该模式入选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是全省2个入选案例之一,并在2024年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大会上作经验分享,基层首诊率达65.76%,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更加信任。
医院与社康融合发展案例获人民日报报道
6、区属医院医教研水平协同发展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学基金项目4项,市级科学基金项目17项;新承接35项注册类药物/器械临床试验项目,实现医疗器械类临床试验“零”的突破。
7、基本公卫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9.2万高血压患者、4.3万糖尿病患者、6万老年人在社康机构接受健康管理。龙华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2023年度基本公卫考核中取得全市第一的成绩。
区妇幼保健院在2024年深圳市妇幼健康项目重点指标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全区各项妇幼健康指标保持较好水平。全年提供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约22.69万人次、新生儿疾病筛查约5.91万人次、免费孕优检查约1.82万人、免费“两癌”筛查约5.34万例。龙华区计生协获评全省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打造高质量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获《健康中国观察》刊登。
8、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龙华区人民医院、龙华区中心医院获评广东省2024年度三级医院卒中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再认证。45家社康机构获评省级胸痛救治单元,2家社康机构成为市级卒中预防地图示范定点单位,医疗急救网络更加全面立体。龙华区职业健康工作入选全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优秀案例;龙华区人民医院在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中获评团体一等奖、专业组一等奖和三等奖。
9、卫生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医疗卫生行业“信用+N”监管新模式入选全国信用共建优秀案例。
公共场所“联合办”监管模式获全市推广,控烟预警在线监管模式获评市卫生监管创新项目。市卫生监督实训基地(公共卫生专业--游泳场所)在龙华正式投入使用,为规范公共场所监管提供专业平台。
龙华区卫生监督所为各监督员讲解泳池场所模拟沙盘。
10、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99家社康机构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64家社康机构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持续推进社康机构与长者服务机构公配用房相邻配置,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对接。
接下来,龙华卫健将不断努力,将2025年确定为卫生健康系统“品质提升年”,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保证,坚持“强服务、提品质、惠民生”,创新开展守护群众健康“五大品质提升行动”,进一步增强群众健康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1、创新开展医疗服务品质提升行动
✦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加速定型
整合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
优化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推进检查结果互认。
加快实现“小病在社康、大病不出区、康复回社区”。
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办医,满足高品质医疗服务需求。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扩容
协调推进市属医院对外服务。
促进区中医院、区口腔医院、区妇保院新院区、大浪社区医院等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加快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心医院改造工程。
✦推进区属医院发展加速升级
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区属医院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积极建设发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实现区属医院专科差异化发展。
确保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复审、区妇保院通过三甲评审。
✦推进社区健康服务加速改善
✦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
到2025年底,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识别-处置”工作闭环,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到2025年底,建立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
✦深入开展健康龙华行动
继续推进20项重点任务,加强“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到2025年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52%以上。
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指导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发挥作用,构建共享健康治理模式。
推进章阁社区减盐项目,建立龙华区健康减重品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3、创新开展卫生应急品质提升行动
✦健全医疗应急救治体系
推动区属医院建设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加强社康机构救治能力建设,力争新增10家社康通过省级胸痛救治单元验收。
✦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组建不少于20人的区级医疗卫生应急小分队,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器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医院基础设施配备相应的救援装备。
✦提高社会急救素养水平
全区普及紧急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公共服务宣传,共同筑牢群众健康安全的急救防线。
4、创新开展健康管理品质提升行动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扩容提质
到2025年底实现托位15372个,千人托位数5.95个。
实施分类监管,完善日常巡查和预警系统,确保托育行业规范安全运行、健康良性发展。
✦推动妇幼健康服务扩容提质
创建市级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儿童生长发育特色专科,提高妇幼健康信息化服务水平。
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优化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协作机制,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推动老年健康服务扩容提质
发挥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心的作用,推进国家级认知障碍防治中心和社区记忆门诊的申报。
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引导老年病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推动社康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和安宁疗护机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扩容提质
实施“龙华区精神心理服务年行动”。
促进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的差异化、规范化发展。
确保到2025年底每10万常住人口中精神科医师数量达到3.36名。
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
推进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六进”活动。
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5、创新开展行业治理品质提升行动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
创新培育党建品牌,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卫生健康行业新风气。
整治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加强对基建、采购、审批、执法等关键岗位的监督。
加快建立廉洁合规的数字治理平台。
构建以岗位、程序、制度为核心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一流医学人才和团队,确保到2025年底实现:
✦推进医疗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研究制订系统医疗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方案。
加快实施医疗健康信息链服务平台、双活数据中心等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
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等测评升级。
提升智慧药房、智能手术室、智能急诊室,以及耗材、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
拓展更多惠民便民就医应用场景。
✦统筹推进平安稳定各项工作
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和医疗纠纷预防。
利用线上平台和“马上办”热线处理医疗投诉,促进医患和谐,提高就医满意度。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来源:龙华卫健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