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日前,中央批准:何光彩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深耕北大近十年的前任党委书记郝平功成身退。此番履新前,何光彩在教育部副部长任上尚不到一年,也是该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未名湖的冰层正在消融,博雅塔下的连翘已萌新芽。2月14日,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在北京大学发生。在14日上午的教师干部会议上,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总督学王嘉毅同志,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同志主持会议。
新任北大党委书记何光彩,现年55岁(1969年10月出生),湖北黄冈浠水人。这位兼具学者底色与行政视野的新任书记,人生轨迹始终贴着“教育”二字生长。
1986年何光彩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英语专业,1990年本科毕业。1995年,在江苏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任教五年后,青年何光彩选择重返校园,攻读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并拿下教育学与文学双硕士学位。
此后的三十余年,他的身影穿梭于教育部机关与高校之间:从财务司普通科员到民族教育司副司长;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到教育部副部长,既参与过西部教育攻坚的田野调研,也主导过高校思政改革的顶层设计。
1998年硕士毕业后,何光彩长期任职教育系统,先后担任教育部财务司干部副处长、处长,2010年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2017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2019年任教育部巡视工作办主任。
2022年2月,何光彩接替转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的张东刚,出任教育部人事司司长。2024年6月,何光彩升任教育部副部长,负责民族教育、思想政治、社会科学、高校学生工作;至今不足一年再度履新。
而此番卸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职务的郝平,已年逾65岁(1959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他也是北大校史上首位两度担任党委书记的领导者,其职业生涯与北大紧密相连。
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招收的首届历史学专业学生,1995年郝平在毕业留学后,又回到北大在外事处、教育基金会工作,其间做过一段时间的校长助理工作,还获得北大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他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09年,他赴任教育部副部长,是教育部党组成员,并担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2016年郝平由教育部副部长调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2018年改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2年郝平再次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后同时担任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有观点认为,早年在北大的工作经历,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政的经历,以及201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当选新一届大会主席,都为郝平的国际化眼光和视野加持了不小的优势,契合了他担纲主政时期的北大不断加快的国际化进程。
事实上,自北大建校以来的29任校长里,除郝平之外,既当过党委书记又当过校长的只有早期的陆平校长一位。郝平履历之特殊,除了其以书记身份罕见转任校长,文科出身也是建国后历任校长中较为少见的。
这位历史学出身的“老北大人”,可谓用四十载春秋书写了其独特的“治学”兼“治校”的“双面人生”:既是研究孙中山与中美关系的学者(曾出版《孙中山革命与美国》等著述),也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践行者。其早年所撰述的主要学术著作之一——《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还曾得到季羡林先生的指点。1997年,郝平完成初稿时定名为《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机缘巧合中,季羡林先生不仅为其新书作序,还将书改为现名。
近一年来,多名教育部高层转岗高校担纲党委书记。除了何光彩,去年11月,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杰,转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去年1月时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亦曾升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