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立足辖区坪山文化聚落、坪山中心公园等文旅休闲资源集聚优势,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坚持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全力打造兼具“文艺范”“国际化”“烟火气”的和美社区,不断增强城区发展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以文惠民,在“家门口”感受“文艺范”
坪山区坪山街道深挖文化聚落的丰富资源,创新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行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每月一剧”,“花小钱看大戏”:联动坪山大剧院每月精选一场优质剧目演出,辖区居民购票可享受社区和剧院补贴,最低仅需支付原票价的20%,便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卡门》《巴黎圣母院》等世界级IP经典剧目和深圳本土出品的《咏春》精彩舞剧。“书话坪山”,拓展“文化朋友圈”:依托坪山图书馆,组织“书话坪山”沙龙、“大家书房”会客厅等活动。居民有机会与图书馆馆长周国平及朱永新、韩少功等“文学大咖”现场交流,拓展自己的“文化朋友圈”。“艺术外送”,定制艺术服务:联合坪山美术馆(展览馆),定期收集社区居民、校园师生的艺术需求,提供艺术“点单”“取单”“送单”“品鉴”一条龙服务。精心设计2条社区探索线路,设置5个“艺术外送”站点,打造出“日常艺术超市”等特色活动品牌。“文化宣讲进社区”,传播党的声音:组织党员干部、理论骨干、青年讲师、巾帼代表等“宣讲能人”,采用“红色+宣讲”“文艺+宣讲”“故事+宣讲”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目前已开展相关活动16场,惠及群众800多人。
以文润城,全民参与走出“国际范”
坪山街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在这里,坪山街道依托文化聚落文艺人才,将古诗词和音乐会等创意文化课程、活动送进校园和社区。同时,吸纳文艺团体、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58名文化力量加入新和“和”伙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戏剧、瑜伽、国画、书法、声乐等各类公益课程198场次,累计服务6000多人,推动文化共建共治共享。
在这里,坪山街道“驰骋绿茵·活力新和”足球联赛、“文明安全杯”篮球赛、青少年跳绳比赛等各类文体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举办。坪山街道精心培育“一地多品”本土赛事品牌,打造“一社区一品牌”体育文化特色项目,营造全民运动、全民健康的氛围,增强社区凝聚力。
坪山街道积极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在坪山·看世界”“艺术与文化邻里节”“双语沙龙”“舌尖上的坪山”等活动吸引众多外国人参与;中外居民组成“搭子”相互学习,促进彼此了解合作。近年来,坪山街道国际化街区累计举办了90余场文化交流活动。此外,由辖区外籍人士组成的国际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街区建设更具“国际范”。
以文兴业,文商旅融合增强城市发展“烟火气”
坪山区坪山街道秉持“文体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借助多种媒体平台宣传文旅融合区域IP,塑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推动文旅经济蓬勃发展。
坪山街道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全方位推介坪山大剧院、坪山图书馆、坪山美术馆、坪山中心公园大草坪和城市营地等文旅地标,吸引了一波流量和游客,旺盛的人气带动了辖区“吃、住、玩、游、购、娱”等多行业一体化发展。
2024年以来,坪山图书馆累计接待入馆读者112.67万人次,同比增长25.16%;坪山大剧院开展演出及活动160场,同比增长30%;坪山展览馆举办展览活动8场,吸引观众12万人次。目前,辖区已发展各类商事主体732家,其中餐饮等规模以上企业8家,旺盛的人气带动了辖区“吃、住、玩、游、购、娱”等多行业一体发展。通过“以文兴城”的联动效应,催生了餐饮、文旅、商贸等产业的聚合发展,推动人气“流量”变经济“增量”。
未来,随着文化资源与消费场景的深度共振,坪山将续写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坪山路径,绘制产城人文融合的新篇章,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蓬勃生机,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街区。
采写:南都记者 曾海城 通讯员 梁翠 张马鑫 江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