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不同界别的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了媒体集中采访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南都记者 朱唯信 摄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是国之根本,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当前,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唐冬生在履职过程中,始终关注着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以人工智能(AI)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唐冬生认为,数据资源共享难、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是AI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些堵点。
据《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显示,算法研究人员紧缺度高,全国70%以上的AI人才集中在十个城市,在诸多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具备AI和制造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
此外,唐冬生也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由于担心数据隐私安全和成本收益问题,共享数据的动机和意愿并不强烈。“制造业的数据来源多样,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大量优质工业数据无法有效流通和利用,制约了制造业垂类大模型的发展。”唐冬生进一步解释了优质工业数据资源难以共享利用的原因。
对此,唐冬生认为,可以通过强化AI技术供给、打造AI赋能制造业升级示范等举措,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AI动力。
“要强化制造业AI升级的核心技术供给,就必须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唐冬生表示,当前优化算力体系建设,加强数据共享与标准化建设,构建AI+制造业模型库等举措,迫在眉睫。
“一方面,要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结合智能化基础,优先从潜在价值高、升级风险低的环节切入,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AI技术和解决方案,并逐步拓展到整个生产流程,打造AI升级示范标杆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AI+制造示范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制定统一的AI模型接口和标准,通过云计算等方式,提供AI模型的在线训练和推理服务。”如何发挥AI赋能制造业升级的带动引领作用?唐冬生认为,应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批AI升级示范标杆,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实现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