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平凡人的史诗:蔡崇达长篇小说《大湾》将在广州石牌取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2-19 09:13

近期,著名作家蔡崇达来到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为长篇小说《大湾》的创作采风。2月17日下午,“蔡崇达长篇小说《大湾》创作推进会”在天河区石牌街绿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作家蔡崇达、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电影处)副处长佘莉莉、黄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丘凌峰、石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策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片

蔡崇达此前创作了《皮囊》《命运》等现象级作品,2023年担任花城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其发表于《花城》杂志、出版于广州出版社的小说《草民》共计获得、入选23个国内重要奖项、榜单。此次蔡崇达来到广州,是为他正在创作、即将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湾》收集资料素材。这部作品将视野转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历史。蔡崇达表示,和此前的创作相比,这将是一部承担作家时代使命的作品。

图片

蔡崇达在创作推进会上。

《大湾》的取材地点选在广州石牌,是蔡崇达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广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更拥有长达数百年的作为中原人口迁徙目的地的历史;石牌街道位于广州市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追寻财富和梦想的年轻人将落脚点选在这里,周边的岗顶、石牌桥等区域曾经见证电子信息等中国新兴产业的辉煌。对蔡崇达个人而言,《大湾》具有更特别的意义,他的职业生涯从广州起步,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广州的《新周刊》。从过去到今天,“有几亿人像一粒粒沙一样被时代的河流推到这里,在这里落沙成洲构成了这片土地”,蔡崇达则希望用写作串联起一代代在珠江出海口生活过的人的生活与梦想,诠释平凡人的史诗。因此,蔡崇达计划在石牌收集海量的素材资料不仅包括官方史料、社会报道,他还计划深入石牌街区,探访曾经或者现在正在石牌生活的人们,通过他们带有体温的讲述了解每一个个体的经历。

图片

蔡崇达探访石牌街道绿荷社区。

周策介绍了石牌街道的概况。石牌岗顶区域电子产品出货量一度超过北京中关村,当下仍然是广州最为繁忙的区域;石牌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目前在其0.31平方千米的面积里容纳了约5万居民,石牌街道能够承载起一部记录时代的文学精品的份量。天河区委宣传部版权管理科的刘笑认为,石牌不仅有追逐梦想的故事,也孕育了科技创新的火苗,如网易、小鹏汽车等今天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其起源与兴起都和石牌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科技创新的文脉延续至今天的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是书写石牌的一条可选线索。

张懿表示,《大湾》已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蔡崇达来到石牌这个产业更新发展的现场写作,必将创作出生动表现“广东精神”的“中国故事”;当下的广东正处在产业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阶段,《大湾》这部展现广州产业发展变迁的长篇作品,将为身处当下的人提供文学的精神动力;此外,在影视转化方面,《大湾》对广州石牌村的多个维度和层面的展现,也让这部作品有了戏剧化、影视化的可能性,这部作品的出版也将为广州文化和石牌ip的打造提供新的契机。


南都记者朱蓉婷 通讯员李嘉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