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市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前台,迎面而来的数字人客服和智能导办机器人提供精准的智能咨询服务;中台上线“AI+智能填表”小助手,支持企业和群众智能申办,耗时由最长3天压缩至2小时;后台构建的“AI+智能校验”模式,提供办事材料格式、逻辑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智能校验能力,与传统流程相比,审查效率提升超10倍。
这是罗湖区在政务领域接入DeepSeek等模型,构建全流程协同AI城区智能体的生动写照。近日,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标志着政务服务智能化迈入新的阶段。深圳政务系统全面拥抱DeepSeek释放出哪些新信号?又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尝鲜
福田上线首批70名“AI数智员工”
罗湖率先构建“AI城区智能体”
随着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爆火,近期多地政务系统纷纷接入DeepSeek。2月16日,深圳基于政务云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
2月10日,深圳已完成DeepSeek R1(671B)“满血版”模型在政务云上的部署,并于2月13日组织开展全市使用操作培训,成为广东省首个基于政务云信创环境下全市范围部署应用DeepSeek的城市。
动作最快的当属龙岗区。2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部署上线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成为广东首个在政务信创环境下部署上线该模型的政府部门。
拥有丰富场景优势的罗湖区于2月13日在政务和教育双平台完成了DeepSeek、豆包等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构建全市首批“AI城区智能体”,推动全域数智治理升级。
而福田区则在2月15日率先推出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率先“上岗”,备受瞩目。该区AI数智员工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可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为何DeepSeek备受政务系统的青睐?与此前已部署的大模型相比,DeepSeek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推理学习。此外,由于它的低成本和高性能也催生出了很多本地私有化部署的需求,生成式AI走上了普及化和普惠化之路,并很快地应用到了政务领域,有力推动政务工作模式向智能化、协同化、数据驱动化转变。
比如,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以全尺寸DeepSeek R1为核心底座,凭借混合专家架构(MoE)与强化学习技术,有效破解传统政务大模型算力消耗高、响应不稳定和专业性不足的痛点,依托国产算力平台实现本地化细分领域训练,确保符合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需求。
而罗湖AI城区智能体则更强调实现多部门协作,接入DeepSeek后将实现从单点智能到系统智能的跃升,数据价值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深圳市罗湖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湖的“AI城区智能体”通过多个应用不同大模型能力形成的AI智能体耦合协作,从而具备感知、分析、决策、执行、检验闭环能力,辅助工作人员完成政务服务、城区治理等工作流程。
如果说以往智慧政务建设尚停留在数据整合、技术搭建、简单应用的粗放式阶段,那么DeepSeek接入深圳政务系统则意味着政务服务智能化迈入了深水区。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一场关于城市的升级换代已经悄然发生。
变化
效率压缩至分钟级
从“被动响应”转向“预判需求”
曾经需要花一上午才能完成的劳动仲裁文书,如今通过数智员工不到一分钟就能够生成出相应格式,再经由人工来进行相应完善,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压缩至分钟级。
随着Deepseek接入政务系统,首先带来的最直观变化便是办事效率更高了。
福田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行政效率大幅提升。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初稿一键生成。“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分析时间缩至分钟级。“深小服”数智党务工作者覆盖党务咨询、流程规范各项业务,覆盖全区全体党务工作者。“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
在政务领域,罗湖区以AI技术为驱动构建起“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三个“一网”智治体系。“一网协同”方面,依托OA平台深度集成大模型技术,实现70个部门业务信息的高效处理,开发出“政策智能解读”、“智慧写作”等12类AI办公场景,将整体办公效能提升近80%。其中,“AI智能办公助手”创新实现撰稿、拟办意见生成等五大核心功能,切实为该区政府工作人员减负增效。
AI技术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政务工作者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在服务公众的过程中提供快速、准确的响应,并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预判需求”。
比如,在民生诉求领域,罗湖立足“一网统管”,通过NLP算法实时解析、构建模型,归集超20万条民生数据,并形成智能打标、热点预测、风险预警三大应用体系。此外,24小时智能分拨系统可实现92.1%的自动派单成功率,极端天气响应速度达分钟级。同时,创新研发的敏感词分析、热点预测等预警模型,将有效捕捉民情“弱信号”,推动责任部门提前介入处置潜在风险。
一方面,DeepSeek大模型让政务工作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政务业务和数据也赋能DeepSeek,丰富了DeepSeek的应用场景和训练资源,让模型更“聪明”。
杭州数梦工场研究院院长念灿华认为,AI不仅激发了算力的需求,也激发了高质量数据集的需求。“以前我们政府以数据赋能治理与服务,很多时候是人跟政务数据打交道,从现在开始他的交互界面就会变成一个个AI Agent(一个个能自主理解、规划决策、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政府需要什么数据不再是从政务系统中调用,而是直接问AI。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人员来说面向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业务需要重新梳理,数据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以前给人做的数据治理,需要为AI再做一遍。”念灿华说。
挑战
AI数智员工不等同于“AI公务员”
政务智能的伦理边界需谨慎厘清
当机器比人类更熟悉红头文件的格式规范,当算法比行内人更清楚政策落地的堵点,不少网友调侃AI数智员工的应用是否会代替公务员?“铁饭碗”是不是不“铁”了?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增表示,数智员工只是公务员助手,在工作中是一种辅助助手、辅助角色,能够辅助开展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人机工作协同,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减负。数智员工不能单独决策,不是AI公务员,每个数智员工均有使用部门指定的监护人,在监护人的主导下开展工作,由监护人负责。
“新的AI手段不是替代,而是将重塑所有行业的所有工种。” 念灿华指出,大量的重复性、标准化、机械化的工作确实可以交给AI智能体来做,但对人机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政务领域,需要考虑到AI智能体对技术平台的兼容度、对体制机制的兼容度以及对政务业务的理解度等。“今天我们的DeepSeek就好比一匹通用的千里马,但能不能为每个行业所用,需要各行各业用高质量数据集去喂养它,同时导入行业规则不断训练调优它。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拥抱AI,未穷而变,只有适应技术变化者才能生存。”念灿华说。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投资决策与公共项目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聂鉴强认为,基于DeepSeek的政务云和AI终端的出现要求未来的基层公务人员需要掌握AI工具的使用,对于决策者则要求更多更好地利用AI工具做辅助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AI”驱动的决策模式。
然而,随着AI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数据隐私保护、社会伦理、技术黑箱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政府需要在使用AI技术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防止技术滥用和隐私泄漏,为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的合法合规、合乎伦理的运行厘清边界。
对此,福田区已经做出了新尝试。福田区在全国首创《深圳市福田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一套完整的伦理框架、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安全监管体系,明确数智员工的辅助定位,每个数智员工均有监护人,在监护人的主导下开展工作。“监护人负责指导数智员工的运行,数智员工出了问题,它的监护人要负责。”高增表示。
从当前来看,基于DeepSeek等大模型的智慧政务变革仍在酝酿之中。在很大程度上,AI智能体所能起到的仍是辅助决策的作用,核心还是要确认人的价值,政府必须服务于人民。
就像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人工智能Moss也并非绝对理性,即使知道人类生存几率几近于零,但基于延续人类文明和服务人类的底层指令,仍然选择拯救人类。将人类这个“变量”纳入考虑范围,也是它学习的一部分。
统筹:南都记者 林敏儿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 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