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山东两名女幼师遇害案二审在青岛市平度看守所法庭结束,将择期宣判。20日,其中一名遇害者刘某怡的父亲刘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一审已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李某勇在庭审中“仍以精神异常为由狡辩”,妻子的情绪因此受到极大刺激。刘先生代理律师表示,他们对即将宣判的二审结果有信心。
有律师对南都记者分析称,在一审已经拒绝被告人精神鉴定申请的情况下,如果被告人及辩护人没有提出足以形成合理怀疑的新证据,二审大概率依然不会启动精神鉴定程序。
二审被告人仍自称精神异常
2月20日,遇害者刘某怡的父亲刘先生告诉南都记者,19日庭审中,被告人李某勇仍然继续辩称自己有精神疾病,并且拒不承认此前他已签过字的笔录,“没有任何的悔意”。
刘先生提供的一审判决书显示,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指控称,李某勇因生活不顺致其心理扭曲,想要报复同学李某菲、堂哥李某辉。2023年12月11日晚,李某勇来到李某菲住处,持刀捅刺李某菲并将其逼入合租室友刘某怡卧室继续捅刺,致李某菲当场死亡。李某勇恐罪行败露又持刀杀害刘某怡,随后其逃至李某辉住处附近,于12日凌晨被抓获。
遇害者刘某怡。
一审法院认为,李某勇整个作案过程,行为清晰、目标明确,未反映出存在精神障碍状态,未同意其司法鉴定的请求,最终李某勇被判处死刑。刘先生表示,一审宣判后,李某勇当庭提起了上诉。
刘先生称,此次二审,李某勇依然称自己在杀人过程中“没有意识”、属于精神异常,但是他并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此外他还继续提出对受害者进行赔偿。“我们坚决不谅解,即使他愿意赔偿,我们也要发表‘放弃一切赔偿、坚决依法严惩’的个人声明。”刘先生说。
刘先生还告诉记者,自己此前曾作为证人出过庭,因此19日是妻子出席庭审旁听,而李某勇在庭审中“企图狡辩逃脱罪责”,令妻子的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刺激,19日晚回家也有点发烧。
20日,刘先生的代理律师李彩娥也对南都记者表示,李某勇上诉始终坚持自己精神异常而没有客观有力的实证,他们认为不排除李某勇是为了拖延诉讼和逃脱死刑制裁。“一审也对此做出了综合客观的评价,我们认为其辩称难以成立。”李彩娥表示,他们对即将宣判的二审结果有信心。
律师分析大概率不会启动精神鉴定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海粟认为,在一审已经拒绝李某勇精神鉴定申请的情况下,如果李某勇及辩护人没有提出足以形成合理怀疑的新证据,二审大概率依然不会启动精神鉴定程序。
他向南都记者介绍,根据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相关规定,司法机关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应当进行鉴定。因为被告人的精神鉴定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刑事行为能力、是否构成犯罪,对于司法审判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鉴定程序。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进行精神鉴定的申请,也是法律赋予的一项辩护权利。
“但如果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精神鉴定的申请,就需要提出初步证据,来证明被告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一般可能是既往病历,生活范围内其他证人对其日常精神状态的证明等。”张海粟说,如果被告人及辩护人拿不出任何可能形成怀疑点的证据,法院判断被告人不存在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为了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审判程序拖沓也完全可以拒绝此项申请。
张海粟还指出,在实践中,对于此种精神鉴定结果的要求标准非常高。“像李某勇这种有预谋、携带凶器、有跟踪行为,案发时及事后都有自我保护逃避责任的情况,基本不会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父亲希望为女儿申请见义勇为
刘先生介绍,女儿是一名公费师范生,2022年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平度市红旗幼儿园担任幼师。从2022年9月女儿毕业到遇害,才过去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表示,女儿从小就很善良懂事,毕业后与同事的关系也都很好。事发时,她与另一名遇害者李某菲、幸存者崔某是合租室友。
刘某怡父母将她的遗像和生前玩具一起放在床头。
一审判决书显示,李某勇供述称,他之前不认识刘某怡,因为怕她叫喊会引来人就想杀害她。而且刘某怡一直想夺他的刀,导致他的双手和右侧膝盖处被划伤。
刘先生认为,女儿在事发后大声喊叫,并且与凶手搏斗,实际上引起了崔某的警觉,让她有了报警、逃生的机会。此外,凶手在与女儿搏斗过程中受伤,也延缓了凶手继续去杀害李某辉的时间。
他表示,去年已提起见义勇为人受害责任纠纷民事诉讼,平度市人民法院于去年12月受理。刘先生表示,提起诉讼并没有敌意,也不是要求赔偿,只是希望能通过法庭与各相关方建立联系,以便后续为女儿申报见义勇为称号,“算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她价值的体现,对我们也是一个心理安慰”。
刘先生的代理律师李彩娥透露,2月19日下午他们已与法院合议庭进行了沟通,但其他被告方并未参与,而且他们得知崔某和幼儿园都请了律师,申请中止审理。但李彩娥也表示,崔某的代理律师曾告诉法官,崔某想到刘某怡会哭。
刘先生告诉南都记者,等一切事情结束,他们也希望能尽快回归正常生活。他说,今年春节,他们夫妻俩在孩子遗像面前沉默坐了一晚。“因为提起来都是伤心的事,这一年多太煎熬、太痛苦,我们希望也相信法律会给我们一个公平公道的结果。”
采写:南都记者 焦明梁
编辑:张亚莉,马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社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