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蔡昶文:建地理标志产品展销馆助力“百千万工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2-20 21:45
图片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孙小鹏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截至2024年底累计已有地理标志产品166个,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1935家。

当前,广州正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更高水平、更加开放的理念和视野,在广州打造集地理标志产品展示品鉴、直播营销、培育指导、信息管理、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示范性地理标志商业体,对弘扬岭南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挖掘大湾区地理标志内涵价值,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2025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处处长蔡昶文带来《关于建设“地理标志产品展销馆” 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提案》。

蔡昶文建议,在省会广州选址区位优势大、基础条件好、实施易的地点建设“广东地理标志产品展销馆”。建设线下展示品鉴中心。在展销馆内设立地理标志产品展示长廊、品鉴餐厅和销售旗舰店,采用实物、图片、电子显示等多种手段展示广东现有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发地理标志线上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直播营销平台,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互联互通。

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将“广东地理标志产品展销馆”建设项目列入省市会商合作项目,争取省市场监管局的专项经费支持,并以金融和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依托,借助省农科院相关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园,孵化地标产品相关种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推广等创新型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建立地理标志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和展销馆建设,建立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广州农林科技资源,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专家库,举办农林科技和食品专家参与的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开发对接会,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植物新品种以及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利用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产业资源,孵化地理标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争取孵化一批地理标志上下游科技企业和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商标。充分发挥广州金融机构集聚优势,构建地理标志投融资服务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建立市场化的地理标志产业投资基金,为地标相关企业孵化提供初创投资。

促进国际合作与区域交流。以广东地理标志产品展销馆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合作与交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定期举办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展销会、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展示广东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成果,提升广东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5广州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