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化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打造更多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表示,当前,平台经济、园区经济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是各类要素的聚集地,做大做强平台经济和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广州各界的共识。他认为,推动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广州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坚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拼服务、拼环境、拼配套。”
欧江波。
与广州16字空间发展方针一脉相承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力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此外,还要推动东部中心升级为省级发展平台,加快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设, 提升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 谋划打造花都国际时尚智港、白云港产城融合发展区, 提升临空经济示范区、大湾区“绿能谷”等功能性平台承载力,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等。
“正如报告所说,推动平台开发建设,目的是打造更多的增长点、增长及、增长带。所以,可以看到广州11区都有平台在列,且不少是这两年新提出且具备潜力的,比如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等。”欧江波说道。在他看来,除了如广州开发区等已有较为成熟的平台,广州还注重发掘其他各类平台经济,充分释放发展潜力。
欧江波认为,这些平台的建设,和广州“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16字空间发展方针一脉相承。“比如东部中心是两江东进战略的具体实践,发展潜力巨大,是打造新广州的重要平台。”
他还指出,新平台的打造建设需要时间,并非一两年即可见效。“前些年都是在打基础、筑根基,所以要保持战略定力,评价一个区域或平台的发展,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天河高新区冲国家级,专家称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推进番禺升级建设国家级经开区、天河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
2024年,在花都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后,广州有国家级经开区4个(广州经开区、南沙经开区、增城经开区、花都经开区),省级经开区5个(白云工业园区、云埔工业园区、从化经开区、番禺经开区、琶洲经开区),这些经开区已经发展成为广州市制度、经济、技术、环境要素集聚地,形成以实体经济为主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新区方面,除了国家级的广州开发区,目前的广州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天河高新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开区、高新区升级后会获得更大的管理权限、也有更多政策工具。”欧江波说,实际上,番禺经开区和天河高新区虽然只是省级平台,但产业基础深厚,前者的汽车产业、后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大湾区乃至全国都非常有竞争力。“所以,我非常看好他们的升级之路。”
平台打造要高度注重创新
欧江波指出,当前单门独户式的经济发展已很少见,平台经济、园区经济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广州在这方面发展得不错,比如广州开发区长期排在全国高新区的前列。
对于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欧江波认为需要注重三点。一是高度重视创新,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能够吸引和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并对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
第二是要重视产城融合的打造。“平台、园区不能只做产业,而是要注重产城融合发展,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留住人,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欧江波说。
他认为平台经济打造还需注重整体营商环境的打造。“广州仍需对接对标国际一流,拼服务、拼环境、拼配套,奋力推动营商环境迈上更高水平。”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蒋臻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5广州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