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州互联网法院院长宋伟莉:充分释放数字司法生产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2-21 20:32
图片

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广州互联网法院院长宋伟莉接受南都专访,谈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以及全院干警服务保障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促进网络空间依法治理的生动实践,并展望2025年的重点工作。   

【谈审判质效】

全年结案2.5万余件

审判质效全面向好

南都:去年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收、结案量如何?与上一年相比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宋伟莉:2024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全年受理各类涉网案件27056件,审结25362件,案-件比、审限内结案率、平均结案时间等优于去年同期,整体办案质效持续向好。

为进一步提升整体审判效能,我们全面推进类案集约专办,前端强化速裁团队力量,以“审前调解+速裁快审”工作机制,推动涉网人格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类型化案件高效快审。 

图片

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现场。

【谈涉外法治建设】

以高质量裁判规则

推动跨域诉讼规则衔接

南都:去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在涉外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宋伟莉:去年我们注重高水平推进涉外数字法治建设,以高质量的裁判规则推动跨域诉讼规则衔接。例如,在“驰名商标域名权属案”中,我们积极吸纳国际经贸规则《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依法打击域名注册人囤积域名牟利恶意行为,努力提升跨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此外,我们还不断加强与世界组织沟通互信。例如,我们协同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通过“以一调百”方式促成了港籍著作权人423宗图片侵权纠纷达成和解。促成希音与拼多多撤回境外诉讼实现和解,引导出海业态健康规范发展。

去年,我们还发布了《跨境数据纠纷十大典型案例》《互联网企业涉外诉讼程序指引及法律实务常见问题解答》,为跨境电商经营、个人信息出境、企业国际竞争等领域提供参考规范,进一步增进湾区数字法治共识。

【谈服务产业创新】

审结网络著作权纠纷10823件

持续规范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南都:在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广州互联网法院有哪些实践?

宋伟莉:去年,我们充分释放数字司法生产力,持续规范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审结涉影视作品、游戏作品、文字作品等类型网络著作权纠纷10823件。

在“《你好,李焕英》著作权纠纷案”中,我们依法保护影视作品转播权,入选2024年度AIPPI(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版权十大热点案例。

“率土之滨网络游戏新类型作品案”认定构成独创性表达的游戏规则受著作权保护,入选中国十大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裁判案例,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网络游戏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以“规则之治”助力网络新业态、新模式良性竞争,依法纠正网络虚假好评、流量造假、恶意维权等行为,发布关于游戏账号“开挂”被封禁、借用他人实名账号等6个因维权失当驳回诉请的案例,对网络纠纷维权提供明确指引。

【谈新技术、新业态案件审判】

妥善审结涉AI、大数据类案件

促进技术向上向善

南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广州互联网法院在新技术、新业态案件领域,作出了怎样的探索和实践?

宋伟莉:2024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妥善审结涉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互联网新业态纠纷38件,在深度调研技术特征和产业逻辑基础上,我们准确认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与技术提供者责任,促进技术向上向善、服务民生。

图片

广州互联网法院应邀参加“人工智能发展与侵权法国际论坛”。

例如,在“AI换脸案”中,我们认定换脸小程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形象作为换脸模板,构成对自然人肖像权的侵害,明确技术创新权利边界。

我们在“平台用户画像侵权案”的审理中判定网络中介推荐平台以用户画像方式虚构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侵权,规范自动化决策技术中个人信息利用,这宗案件入选了《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

“网店数据搬家案”则认定平台利用爬虫技术非法获取他人的商品数据,构成对竞争利益的侵害,入选了广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谈涉网纠纷化解】

构建跨港澳多元解纷平台

诉前化解案件5270件

南都:2024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宋伟莉:一直以来,我们不断融入广东、广州社会治理大格局,筑牢数字空间解纷防线,打好矛盾纠纷化解“组合拳”。构建了跨港澳多元解纷平台,汇聚多元解纷力量,诉前化解案件5270件,解纷经验入选了广州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案例。

例如,在“蔡某和郑某名誉权纠纷案”中,我们充分发挥港籍调解员背景优势和社会经验,合力促成粤港两地当事人调解息诉。在“谢某和东某名誉权纠纷案”中,我们联合特殊学校老师对双方听力障碍当事人进行沟通疏导,帮助矛盾双方重归于好。

【谈网络空间治理】

共建网络社会工作观察点

共建未成年人充值纠纷预防机制

南都:在探索网络社会治理方面,去年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哪些实践?

宋伟莉:去年,我们与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共建全国首个新兴领域网络社会工作观察点,选聘由一线法官、专家学者、平台企业管理人员、新就业群体代表等组成的首批20名“新兴领域网络社会工作观察员”,通过信息共享、热点共商、难题共解深化研究,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网络社会融合治理的“广东方案”。

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合法权益方面,我们去年受理各类涉网未成年人案件5869件,与大型平台共建预防机制,助推学校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监管综合治理。

我们还与广州市妇联签订《关于共同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涉网纠纷实质化解的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儿童权益保护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工作机制,这项工作入选了平安广州建设建章立制成果。

【谈2025年重点工作】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速助力

南都:2025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将有哪些重点工作安排?

宋伟莉:去年,我们着眼于互联网司法改革任务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制定《广州互联网法院关于建设高水平互联网司法的五年规划(2024—2028)》,从保障数字权益、规范数字市场、夯实数字治理等8个方面40项要点,强化对互联网司法职能使命的再认识再定位,以更高站位蓄势赋能向新而行。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走深走实,积极服务粤港澳战略实施以及服务保障《南沙方案》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速助力。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赵青 吴笋林 通讯员 谭静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