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大模型技术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推理能力及多模态处理性能,正逐步成为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其中,Deepseek以其强大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对于医生来说,时间总是非常宝贵的,而DeepSeek这款AI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在临床决策、辅助及患者管理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在国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医疗”深度融合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宏观背景下,深圳恒生医院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成功在院内HIS系统上实现Deepseek 的部署和深度应用,率先在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开展大模型辅助诊疗的试运行。
目前,深圳恒生医院已经门诊、住院开展了病历辅助模块上线试运行,使用场景聚焦在病历辅助书写、病历内涵、病情分析、文献问答4个场景。不同科室的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输入指令:身份描述(是哪个科室的)+场景表述(现在遇到什么情况)+任务目标(希望DeepSeek帮我完成什么任务)+约束条件(有没有特别的要求,选填)。
1、病历内涵:
深圳恒生医院此前已经落地从科级到院级的多级质控体系,大模型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每个质控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像医学专家一样给出质控建议。例如,在临床端大模型能够帮助医生指出病历中的逻辑性、合理性等问题,并结合患者信息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等内容,向医生给出修改意见。当医生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大模型还能够通过问答形式,向医生提供与病历问题相关的质控建议,并提供文献出处。
2、病历辅助:
为了帮助医生在书写病历的第一时间提升书写质量,深圳恒生医院将大模型的高效推理能力应用于病历生成功能。在医生书写病历时,大模型与CDSS深度结合后,能够无缝对接医院所有业务系统,自动抽取患者信息、检查检验结果等数据,为医生生成一份高质量的病历文本,供医生参考使用。
3、病情分析:
为了提升大模型对医学逻辑、诊疗路径等逻辑的理解能力,其训练过程中纳入了大量医学文献、诊疗指南、共识等,并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强化学习消化。实际临床工作中,大模型能够在门(急)诊或住院期间辅助医生鉴别诊断,根据全部或部分病历文本进行精准病情分析并给出治疗方案,以此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并对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进行快速筛查。
4、文献问答:
在辅助医生诊疗水平提升方面,大模型能够基于文献、医学数据或院内知识库,满足医生对于文献理解的需求,例如总结文献要点、快速查阅、比较新旧版指南等。大模型还能够自由导入文献,保证知识库的实时更新。
为保障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安全,深圳恒生医院采用了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方案,数据存储和处理均在医院内部完成,有效避免了数据泄露和跨境传输的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了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患者隐私安全。
目前,大模型在院内的应用得到了院内科室的肯定和认可,多项病历质控指标得到显著提升。未来,深圳恒生医院将以此为基础,对照《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不断开拓大模型应用场景,利用大模型技术辅助医生规范化诊疗、提高临床诊治效率和质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深圳恒生医院负责人表示,未来恒生将通过大模型工具的部署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诊疗服务。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