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近期大动作频频。
继佛山布局仓储物流供应链后,SHEIN近日又宣布会在佛山成立“SHEIN&传化化学联合实验室”。在广州与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领先企业传化化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SHEIN此次牵手打造的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一流的国际纺织印染技术创新。
再把目光放宽,不管是已完成项目验收交付的广东肇庆“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或是同样位于肇庆、主体结构已封顶的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抑或是一期已开工的广州增城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SHEIN扎实推进供应链基础建设背后,超百亿投资加码中国产业已是不争事实。
加速跑深中国产业,出海独角兽SHEIN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作为全球领先的时尚和生活方式在线零售商,SHEIN以数字化供应链改革,率先带动中国纺织产业直接站到全球消费者面前,也为自己赢得商业上的成功与泼天流量。持续深耕护城河,SHEIN的下一站不仅在数字化供应链、智慧仓储物流,也在上下游技术革新,从而带动产业从数字化更好迈进绿色化升级。
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升级
202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3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2024年12月当月,纺织品服装对全球出口28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中国是纺织大国,高质量发展是核心命题,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纺织领域国际竞争的主战场。
“中国从生产大国转变为贸易大国,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跨境电商让中国产业带可以直接站到台前,被海外消费者认识,这是好事。不过随着跨境电商被全球各个国家列入商业发展战略,竞争加剧下,尊重国际游戏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低碳、绿色化,这也是当前出海合规很重要的趋势。”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表示。
目光聚焦SHEIN与传化化学联合成立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据发布会现场签署的合作协议,特别提及了“推动纺织印染产业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双方将共同探索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实际上,SHEIN此前就一直在深入产业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环保节水的数码技术应用方面,如冷转印、热转印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将大幅减少水资源消耗,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以数码冷转印牛仔工艺为例,SHEIN通过该技术比传统牛仔工艺节水70.5%,2024年环保牛仔产量提升了90%,累计节水近2万吨。此外,SHEIN还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了新一代再生涤纶解决方案,扩大了回收材料的范围并降低了成本,预计在2025年6月实现量产,进一步推动再生涤纶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推动产业绿色化升级,是SHEIN的明确战略。实际上,除了技术创新,SHEIN还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推进绿色化发展,比如在物流环节引入新能源卡车,单程运输可降低近30%的碳排放、全年减碳量可达17吨。再比如,SHEIN还推动供应商安装屋顶光伏,截至2023年底,供应商已安装装机容量为51.6兆瓦的屋顶光伏,产生了约2129万度的绿色电力,相当于减少了约12140.15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包装环节,SHEIN也在持续推进减少原生塑料的使用等。
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于SHEIN而言是共赢。对外,引领纺织产业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将有助于中国纺织产业更具国际竞争力;新技术应用在纺织产业个体中,也有助于商户降本增效、多元创收。对内,联合实验室使其能更快将前沿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更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纺织品的需求,业务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也助力SHEIN圈粉消费者、输出好口碑。
出海竞争拼效率
SHEIN大手笔投资背后,解决的本质上是效率问题。出海多元化新格局下,如何让中国产业更快更稳跑上国际舞台,SHEIN已成为业内共识的出海范本。其通过数字化手段大规模落地“小单快反”模式,柔性智能供应链是其最早的出圈密码。
在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看来,SHEIN通过“数字化+工具”的模式,推动上下游全链路效率提升和协同,已成为服装产业链的赋能平台,并推动纺织业成为更有韧性的产业生态。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也在其报告中指出,SHEIN的按需生产敏捷供应链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削减库存成本,提升资金效率。这种模式不仅为SHEIN带来了竞争优势,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曾先后服务过福建运动品牌、广州十三行档口、淘宝及亚马逊品牌商家,周以宁现在是SHEIN的“铁粉”。作为SHEIN的面料供应商,周以宁更在SHEIN资金支持和赋能下建成近两万平米的智能数码工厂。“SHEIN基本上帮我实现了零库存,这曾经是我们这些靠上游派单生产的制造业最头疼的问题”,周以宁告诉记者。
帮助供应商从下单到生产到物流等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每一个环节都用上数字工具,SHEIN的数字化革新让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最大化的精准与智能匹配,也让出海效率进一步提升。
“以前我们只能请有经验的师傅来做,实现标准化后,新人培训3-5天就能做了。”周以宁的数码印花厂,超过七成员工是新手,只需接受简单的培训就能胜任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监督和操作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整个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可视化,工厂的能效得以显著提升。
超百亿供应链基建布局加速推进
而SHEIN的“野心”不只在一个产业。
2025年开年,SHEIN平台面向全品类、各模式跨境商家重磅推出“爆单计划”,提供百亿级站内外流量扶持,加速跨境商家全球销售倍增。拓展平台化发展,SHEIN也积极走近全国超300城产业带,希望带动更多卖家出海。
产业带集中了中国优质的供应链,是中国制造的基本盘。中国有数百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分布在全国各地。当中,诸如深圳消费电子、杭州服装、泉州鞋靴、川渝汽摩配等代表性产业带都走出了跨境大卖家。持续在中国供应链红利中分得一杯羹,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向中国产业带抛出橄榄枝。
如何深耕护城河?让已经具备的数字化能力走向纵深、覆盖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SHEIN给出的答案。广州、深圳又是全球跨境电商的风向标重镇,SHEIN加速布局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江门等大湾区城市的智慧供应链矩阵。
就在近期,位于广东肇庆的“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完成了项目验收交付,预计将在年内正式进驻使用;位于肇庆的另一个总投资35亿元的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封顶,厂房已基本建设完成,该项目拟建设集智能分拣中心、订单分拨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厂等于一体的智慧化园区,预计今年12月竣工,2026年上半年试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完成服务贸易出口额35亿元;位于广州增城、总投资百亿元的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也正在加速建设中,将通过“绿色、智能、自动”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全球交付中心,三期全部达产后预计引进产业人才高峰期可达约10万人。
SHEIN超百亿的供应链基建布局正在加速推进,大手笔深耕国内供应链的背后,是对中国制造与中国外贸的信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完备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势,也将为外贸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百亿投资加码国内供应链,和不断深入的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上下游的数字化、绿色化升级,SHEIN将持续赋能中国制造出海。
有更多出海线索希望与《湾财出海观》分享,可评论区关注留言,或直接发送电邮至wancaichuhaiguan33@163.com。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
出品:湾财出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