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激增,我国听力健康问题呈现“双线攀升”态势。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听力障碍人群超过2亿,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率达58.8%,而20-35岁群体中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症状的比例较十年前增长近3倍。在此背景下,越秀区黄花岗片区近日新增一家专业耳健康服务机构——帮耳通,并计划年内在广州布局十家左右网店,通过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市民应对听力困扰。
开业现场,专业检测区、咨询室和调理区有序分布,多频段听力检测仪、声阻抗分析仪等设备一应俱全。机构负责人介绍,区别于传统单一助听器验配模式,该机构采用“检测-干预-养护”三位一体服务架构。通过建立包含基础听力、中耳功能、听觉神经传导等维度的评估体系,结合个体生活环境、职业特性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
“以往需要辗转多家医院才能完成的系统检测,现在可以一站式完成。”前来体验的市民张女士表示。作为长期佩戴耳机的设计师,她近年出现持续性耳鸣,经现场检测发现存在高频听力损伤。工作人员除给出专业诊疗建议外,还针对其职业特点制定了包括噪声防护、作息调整在内的日常养护方案。
行业分析显示,我国听力健康服务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报告指出,2023年听力健康服务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其中预防性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占比提升至42%,较五年前增长17个百分点。“市场正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专家分析指出,专业机构需要构建涵盖早期筛查、科学干预、长期跟踪的服务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行业仍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专业人才短缺等痛点。据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统计,全省持证听力师缺口达1200人,基层服务机构设备配置合格率不足60%。新开业机构通过与三甲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引入国际标准服务体系,或将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面对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该机构推出“社区听力关爱计划”,计划年内开展50场公益筛查活动。同步上线的智能听力自测系统,可通过手机端完成初步评估,帮助市民及时掌握听力变化。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