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录用非名校生,过程可见方能释疑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5-02-24 02:32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置业”)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引发关注,有网友对拟录用名单中部分人员情况提出质疑。目前,国能置业官网已删除拟录用公示名单,并回应称,拟招录人员5个工作日的公示期满,按正常程序撤下公示公告。

在这份存在争议的招录名单中,有13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成为拟录用人员,其中硕士研究生多数都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相较而言,3名本科生分别毕业于绥化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和西安外事学院,前者为公办综合性本科院校,其余两所为民办本科院校。公众的疑虑很容易理解,在众多知名高等院校毕业生当中,3名院校、学历上略逊一筹的应聘者脱颖而出,确实不常见,是否存在猫腻,这是大家最为担忧的事情。

面对质疑,先前有两位国能置业的工作人员作出回应,对学历条件、录用优先级与集团程序合规进行解释,可以看出对于此次招聘的底气很足、态度坚决。然而,公示名单被删除后却再次引发舆论热议,显然先前的回应依旧未能有效打消公众疑虑。随后,国能置业发布相关情况说明,解释因正常程序撤下录用公示名单,并再次公开了3名本科毕业生的应聘流程与岗位范畴,强调程序合规,争论至此似乎也将告一段落。

一份录用公示引起舆论波澜起伏,这也并非头一回。去年11月,山西一国企录用一位高中学历应聘者为直播运营总监,就曾引发公众质疑。类似的信任危机一再出现,说明公众面对就业公平问题始终存在担忧与“不好的预设”。尽管两起招聘事件中,用人单位都是及时多次回应公众质疑,这样的积极态度值得肯定,但类似的争议屡次发生,也就体现出打好提前量的必要性。其中就有必要用好公示流程,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适时公开各环节考核成绩、招聘流程。只有招聘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才能被真正“看见”,公众的疑虑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企业和被录用者也会少去后续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程序公开合规、公平公正,国企招录普通院校毕业生无疑是一件好事,企业回应也不妨据理力争、硬气一点,这既是为了自证清白,更是替被录用者撑腰、带头打破“唯学历论”。如今,人才市场百花齐放,名校与高学历之外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大有人在,而企业按需录取而非按学历背景、名校背景录取,更是实事求是、公平务实的用人观念。必须认识到,市场的用人模式在转变,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应逐渐走向“不足为奇”。可以说,在用人市场这样的转变期、过渡期内,公众要开始习惯这一趋势,企业更有责任对招聘公示程序进行优化、适时而变,才能合力推动社会打破唯学历论、唯名校论。

再以社会监督而言,质疑的公众也未必都是掉进了“唯学历论”的陷阱。与其说公众是担心3名被录用者“走了后门”,不如说这是对用人单位没有充分公开录用信息的质疑。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理所应当,但也需要企业积极配合、接受监督,才不会屡次出现大家对着寥寥数语的公示浮想联翩的局面。

编辑:陈邹心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本文作者
分享成功

关注南方都市报公众号
获取最值得一读的好新闻

查看更多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