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春花观奇石,到广州南沙大岗镇来一场“穿越古今”的春游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3-08 17:31

图片

“青春乐动,樱你飞扬”2025年第三届南沙樱花节(十八罗汉山)暨产业推介会将于3月15日在南沙区大岗镇正式开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3月30日结束。解锁春花烂漫,共赴“岗城”浪漫之旅。坐落在广州市南沙新区西北部的大岗镇,北接番禺,西邻顺德,南通中山,东望自贸区南沙片区,这里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城、有产业”的地方。

作为南沙区的工业重镇之一,大岗镇产业基础雄厚,曾获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广东百强·广州十强”等称号。然而产业之外的大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大岗镇在持续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走上了文旅兴镇的道路,以“文旅搭舞台,产业齐上台”的形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勃发乡村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图片

十八罗汉山全景,2025年南沙樱花节将在此举行。图片来源:大岗发布

因“石”文化而生

与“石”相关的自然遗迹比比皆是

现大岗镇域由原大岗镇、潭洲镇、灵山镇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90.07平方公里,辖25个村和6个社区。追溯大岗的人文起源,据《大岗镇志》载,早在明代,上村谢族、吴族、黎族、南村杨族,大岗莲塘湾胡族、岭东孔族、冯族等相继来此聚居,加上潭洲屯田军户转成民户后,经过几代人延续传承形成规模较大的自然村落。

清乾隆七年,东江客籍人来大岗、潭洲定居,在八股山罉塘、撑篙坑、鲤鱼头等处开采红山,以采石业为生,形成众多村民聚落,为大岗的初期发展发挥作用,也为大岗早期的“石文化”奠定基础。

来大岗,观奇石。

大岗的起名,源于此地盛产大冈红石(即大冈红),此石别处虽有,但不及大岗本地的颜色鲜红且质地坚硬,故因石得名“大冈”,后写成“大岗”。

图片

罉塘潭古采石场。陈小铁 摄

广东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专家、广州市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金山介绍,十八罗汉山古海蚀地貌地质遗迹是迄今为止在珠江三角洲,也是在中国南方发现的最高海拔、最久历史纪录的海蚀地貌地质遗迹,形成时间距今1万年以上。2016年经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通过十八罗汉山古海蚀崖遗迹为“市级地质遗迹”。

站在十八罗汉山的最高点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地质奇观尽收眼底,在大岗镇内,与“石”相关的自然遗迹比比皆是。

罉塘潭古采石场遗址享誉岭南 

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罉塘潭古采石场遗址,是大岗工业的开端,也是历史上广州以南地区的两大采石场之一,与番禺石楼的莲花山古采石场齐名,享誉岭南。

图片

赭赭红岩,斑斑凿迹。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罉塘潭古采石场原名为“八股山场”,位于大岗公园炮台岗脚。1986年,在此处发现一古石碑——八股山场界碑。该石碑刻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当时八股山场有一条运送石料的河涌,因地势增高而即将报废,石碑是划定界限的标志。该碑碑文对了解罉塘潭古采石场遗址历史有重要作用,是广州古代采石场唯一的清代石碑。

龟石山奇景或与北帝崇拜相关

位于大岗镇灵山中心公园的大岗龟石山则是另一处奇石秘境。在山顶有一巨石,约长13米、宽10米、高5米,状如匍匐于山岗上的乌龟,因而此山得名龟石山、龟岗或龟山。

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大岗龟石山山顶。图片来源:大岗摄影协会 印象南沙

从天空鸟瞰龟石山,可以看到龟首朝向附近水道的交叉口,整座山岗处于大岗镇居民生活区的中心,与灵山中心公园几乎连为一体。上图横向中线位置的左方为灵山中心公园,右方为龟石山,与大岗十八罗汉山遥相对望。

灵山公园内的区域变迁记载道:灵山,旧名龟岗,因辖区内有一小岗,岗顶上有一大石酷似乌龟,古人以龟为“四灵祥瑞”之物,故名为龟山。后人对“龟”字有所忌讳,易名为灵山。

曾任大岗镇副镇长的冯养馀回忆起小时候和朋友们去大岗公园游玩时看到的龟石山,清晨的薄雾萦绕在龟石岗边,远远望去,岗顶的龟石活灵活现,好像腾云驾雾从空中降入人间,犹如仙境传说。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

在龟石山山顶可远眺十八罗汉塔。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冯养馀介绍,龟石山或与大岗北帝崇拜相关,旧时的龟背上曾有一条蜿蜒石脊粗如拳头,形状如蛇,而持蛇踏龟正是道教“北帝”的象征。“‘北帝’属北方水神,南方人以水为财,北帝与龟山形成绝配;于是,当时大岗有财力的乡绅们便请风水大师在大岗选一址建造北帝庙对应龟石山,以形成一个能吸聚财气、永保人丁兴旺繁荣的大岗地理格局。”冯养馀说道。

探访银矿街

这里或藏身中国第一个机器开采的银矿

独特的自然风貌与丰富的矿石原料,也为大岗镇早期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大岗镇志》记叙,曾有河源周族、张族和兴宁陈族到大岗采石谋生,因为长年开凿,便成此奇观。塘石壁长110米、宽65米、高23.7米,山壁上钎凿痕迹至今还清晰可见。移居在大岗镇的客家人们一度靠采石和石头工艺发家致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大岗镇地底下的银矿,并曾用土法进行提炼。

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

大岗银坑街街景。图片来源:文体南沙

1881年,大岗银矿(时称“潭洲银矿”)这一消息一度引来香港商人何献墀的注意。1883年,石匠在离旧坑约半英里(1英里约为1.6千米)处,发现一层厚一英寸的矿脉。何献墀立即赶往大岗,取到矿石样本,寄往英国化验,结果发现含银量达到13%。收到化验结果后,何献墀估计该地有十分丰富的矿藏,便马上把矿山买下,同时通过广东善后局申请执照,获得批准。

1884年9月,何献墀从英国聘请的矿师托马斯·坎德勒来到大岗,开挖4个矿井,后来增加到5个。次年,1号矿井达到380英尺(1英尺约为0.3米)的深度,随后更挖到430英尺深,何献墀称之为当时中国最深矿井。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顾问陈晓平介绍,根据现有的史料可判断,大岗银矿或是中国第一个机器开采的银矿。

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

香港商人何献墀。图片来源:文体南沙

在2024年期间,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南沙区大岗镇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发展·南沙(大岗)历史文脉探究”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曾围绕大岗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开发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期间还组织专家团实地走访调研,为大岗镇的历史文脉梳理收集素材。

来自大岗镇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走访和研讨成果,此次樱花节也将突出文化历史深度融合。届时将推出大岗镇的文脉旅游线路,结合当地银坑街、采石历史推出主题旅游线路图,市民在赏花之余可以深度游览大岗镇,通过“文旅+”带动当地老百姓创收。

打卡南沙樱花节

将推出多个樱花主题文创产品

自2023年3月起,十八罗汉山连续举办2届樱花节,接待游客近65万人次,“南沙樱花节”IP已然成为大岗镇文旅产业投资与消费热点。

图片

樱花雪糕是樱花节的爆款产品之一。

本次南沙樱花节除了赏花,也将加大文体活动的占比,消费业态更加多元。除了例牌的“樱花雪糕”,活动期间将在十八罗汉山的樱花园内搭建“樱花咖啡厅”并推出“樱花咖啡”等节日限定的美食,还将推出樱花雨伞、T恤、牛仔裤等文创产品。

开幕仪式当天,粤剧名伶、影视大咖惊艳亮相,当晚还将举办大岗“村晚”,展示“百千万工程”成效。现场还有“幸福里”党群服务集市惊喜开市。在樱花节主会场将打造“流动的钢琴博物馆”,18台有50年历史的钢琴将在现场展出并进行演奏。在儿童游乐设施方面,除了樱花小火车,还将增加水上游玩设施,为亲子家庭出行增添游玩选择。

图片

南沙樱花即将迎来盛放期。图片来源大岗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市民游客除了到主会场赏花,还可以参加迷你马拉松、音乐会等活动。依托“多彩高新沙”新乡村示范带的生态与产业新貌,一场6公里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将在此展开,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高新沙岛“水乡+现代水利”的独特魅力,见证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在节日期间,还将举行“千里樱缘”联谊活动与集体婚礼,邀请南沙区单身男女共聚十八罗汉山,在樱花树下与心仪的对象共同开启一段浪漫的旅程。

“青春乐动·樱你飞扬”

2025年第三届南沙樱花节(十八罗汉山)

活动时间安排表

1080x2206_6b991a8c14bfa6bb.jpg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素材来源:大岗镇党群服务中心 南沙文化广电旅游体局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