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韵达股份回应被立案调查一事:“针对公司加盟网点快递服务环节存在的管理问题,公司己立即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对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整改完善,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整改;后续公司将持续强化管理及加盟网点管控,优化快递查验流程,加大对加盟网点的培训力度,提升识别伪装物品的专业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消息称: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韵达方面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快递服务网络运行畅通。截至发稿,韵达股份股价下跌2.01%,报7.30元/股,市值211亿元。
快递已经被不法分子作为刷单诈骗的一种引流手段。此前,有媒体报道多起利用快递包裹邮寄刮奖卡的案例:当用户刮开后发现自己中奖了,扫描卡上的二维码后,便落入骗局,被骗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在涉及韵达快递的一起事件中,包裹由某网店负责人、即韵达快递公司协议客户寄出。
据公安部门介绍,在这类案件中,受害人资金转到银行卡之后,就会被迅速分散到各个渠道,有的是直接通过银行卡层层周转,有的是通过购买虚拟货币方式进行洗白,或者是直接取现,给案件侦破和挽回损失带来很大难度。所以,警方提醒,见到这种快递,一定不要扫中奖的二维码,不下载刷单的APP,也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
事实上,在2024年11月,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曾就违规揽收诈骗快件且未及时录入实名收寄信息约谈上海韵达速递有限公司。约谈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全网管控,坚决执行“三项制度”立即组织全网各许可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进行全面自查排查和集中整治。对收寄物品特别是协议用户寄递的物品,务必做到面单信息与实际寄递物品一致。
近年来,这种利用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手法屡见不鲜,根据各地网友分享的案例,此类事件涉及包括韵达、中通、极兔、邮政、顺丰等几乎所有主流快递品牌。在警方披露的一些类似案例背后,还有境外诈骗团伙通过勾结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向后者收购大批量快递单号,再另外雇人打包发货,使得包含诈骗信息的彩页每天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这也暴露出快递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和疏失。
3月18日,公安部发布的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起典型案例中,其中之一就与快递单号个人信息泄露有关。甘肃张掖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2023年2月以来,以李某飞为首的犯罪团伙勾结快递行业工作人员,利用技术手段窃取快递订单相关个人信息,并出售牟利。2024年3月,甘肃张掖公安机关依法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明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快递包裹包含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强化寄递安全刻不容缓。2024年,国家邮政局曾开展为期6个月的寄递安全“三项制度”专项整治行动,其中明确要求强化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制度落实,各企业要加大安检设备配备力度,加快完善配套标准规范,规范寄递协议用户安全管理。今年1月召开的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其中之一是强化寄递安全,推动建立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落实,全面加强行业平安员队伍建设,加强寄递协议服务安全管理。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