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行动。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根据实际,探索出了一些有效做法。交通运输部在实地调研和各地推荐的基础上,陆续梳理遴选了三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去年以来在政策支持下,拓展了多个应用场景。此前在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中,“苏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入选。在近日公布的第三批案例中,“湖北十堰构建低空物流网络 健全城乡配送体系”也入选其中。
湖北十堰地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为承担国家战略水源与安全保障使命,构建符合山区库区特点的低空物流配送体系,在即时配送、农村物流、应急血液运输、生活物资闪送、景区物资配送、汽车零部件配送等六大应用场景推广无人机配送,克服山水空间阻隔,提升物流末端微循环效率。数据显示,12条低空物流航线利用无人机开展配送,物流效率提升60%、成本降低约20%。
一台装有货品的物流无人机在低空飞行中。新华社发
建成投运1个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20个起降点
那么十堰具体是怎么做的?该文件介绍,主要做法包括规划引领,全域布局低空物流基础设施;政企协同,打造低空智联管理服务体系;应用牵引,拓展山区库区低空物流场景;政策加持,“真金白银”建设低空物流配送体系。
在规划方面,十堰制定《十堰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布局“1主4辅”通航基础设施、“2+5”低空基地园区、“10+N”低空起降节点、“1+N”低空信息平台,推进地面“设施网”、低空智能“信息网”、低空飞行“航线网”、低空运行“服务网”建设。目前,已建成投运3个低空产业园、1个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5000多个5G基站、439个气象监测站、20个起降点等,初步构建完善的低空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开设33条低空物流航线,打通低空配送空中通道
在服务方面,十堰制定《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依托武当山机场运控中心,利用现有通信、导航、监视、气象、预警、反制设施设备资源,建设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无人机航线提供飞行管理、空域申请、飞行计划申报、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实现各类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和各空域用户“一平台申办、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定《十堰市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空域和航线审批工作指引》,划设50处低空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开设33条低空物流航线,打通了30个乡到村、3个汽车零部件厂到总装厂的低空配送空中通道。制定《十堰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低空管理职责分工、飞行服务和应急服务规范,实现“审、管、服”一体协同,推动低空空域从“可通达”到“可智能”的转变。
12条低空物流航线物流效率提升60%、成本降低约20%
在应用场景方面,十堰市开通鄂州花湖机场至十堰武当山机场货运航线,日均运输货物达20吨。官渡镇开通7个无人机寄递物流航线,最远距离配送时效由2小时缩短至16分钟。深耕即时配送、农村物流、应急血液运输、生活物资闪送、景区物资配送、汽车零部件配送等六大低空物流应用场景,累计飞行1493架次,运送物资4803件。根据12条低空物流航线监测数据,利用无人机开展配送,物流效率提升60%、成本降低约20%。
政策方面,十堰制定《十堰市航空物流奖励补贴办法》《十堰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建设费用的50%进行一次性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各项补贴不超过300万元,对开展常态化低空物流运营的航线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近5亿元。
推进低空物流融入国家航空物流干线网络
十堰的做法带来哪些经验启示?十堰市表示,一是资源要素“破壁”整合。市政府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组建由交通运输局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低空空域管理和场景应用拓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单独作战、市县步调不一、数据交换共享等壁垒,实现资源相互整合、要素优化配置、发展融合协同。
其次,产业融合“破冰”发展。直面山区城乡物流运营成本高,对地方产业服务保障作用不足等问题,探索低空物流服务地方产业新型组织模式,推进其与农业、工业、电商、文旅、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低空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双赢发展。
此外,干支协同“破题”创新。以十堰武当山机场为中心,向外对接全国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推进低空物流融入国家航空物流干线网络,向内畅通市县、县乡、乡村低空物流通道,拓展城乡支线网络,为低空物流在各领域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