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以凤凰城商圈为核心,打造“春日繁花”文旅体验盛地;夏,依托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构建“科学+”主题体验矩阵;秋,借势全运赛事热潮,围绕红花山商圈推出运动活力带;冬,以非遗年俗为纽带,在光明区全域织就温暖城市烟火气。
住在光明,四季皆有期待,怎能不叫人羡慕?
同期,虹桥公园北广场,2025年光明区好房家年华热闹上演,13个优质楼盘组团亮相,让想要置业光明的市民,在春和景明的景色中,沉浸式感受“未来家”。
更令人欣喜的是,3月22日,光明文体版图再添新地标,玉塘文体中心正式开馆,剧院、展览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为市民提供全域全时体验。玉塘文体中心,将打造成为一站式新概念文体复合空间。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总要来一趟光明吧,趁春晖烂漫。
从农场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科学城时代,时光悄悄按下加速键,将光明的城市天际线不断勾勒出新高度。
近年来,光明城区战略定位不断跃升,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重要基础,以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建设为重要使命,以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建设为重要支撑,科技、产业、人才融合发展,光明正加快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光明作为一座科学之城乘势而起,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平台、科研院所、大学纷纷落地。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如今在建和运营数达22个。
其中,两所大学的先后落地,让光明区成为全国鲜少布局了两所定位“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城区。
2015年签约落地光明伊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即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区目标,如今已有17个整建制学院近15000名师生。
2024年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在光明设立深圳理工大学,首届本科生已于当年8月底正式入学。这里的学生每周五都可以“泡”在实验室里,有更多时间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的科研实践,感受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光明科学城里,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里,正孕育着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拔节向上生长。
站在科学公园北翼的科学顶眺望,你或许能读懂这座城区的成长密码。三个不同时代的发展优势在当下交汇融合:这里既有掩映在山水之间的国之重器,又有迈步山水的都市田园牧歌,还有动能强劲的高端制造支撑起的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
所谓光明,可以让最前沿的科学与最本真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诗意共栖。
伴随着大设施、大院所、大学落地而来的,是纷至沓来的创新人才,截至2024年年底,区内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院士团队数量达57个,高层次人才总数超过2800人,人才总量近19万。
奔赴而来的还有更多新光明人,过去5年,光明区人口几乎翻倍,增幅高达85.4%。辖区15-59岁人口占比83.48%。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早已集教育、医疗、商业、交通、文体、生态于一体,把日子过成诗。
时间退回到十年前,你问光明远吗?远。农场时期的光明,被称为深圳的西伯利亚。时过境迁,光明人的出行体验感,随着这座城区定位一同跃升。
光明城市路网越织越密,2023年1月,光明中心区40条市政道路集中通车;2024年1月,总长度17公里的32条市政道路集中通车;2025年1月,总计约25公里37条市政道路集中通车。
连续3年,总长度约70公里的109条道路通车,城区“八横八纵”主干路网基本成型。路网四通八达,科学城里,一路畅行。
2020年,地铁6号线通车,光明正式迈入地铁时代。2022年,光明人再次喜提地铁6号线支线一期通车。
2024年,光明交通再传利好,光明城站日均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班次增至14趟、光明城市候机楼及机场快线启用,从光明去哪都变得很直接。
今年,光明有望再迎收获期:轨道6号线支线二期和13号线二期(北延)有望相继建成通车,届时全区地铁总里程将翻一番、增至47.5公里,光明即将进入三地铁时代。
待那时,你再问光明远吗?另一番天地,自有另一种答案。
在光明,你有100种生活方式,收获幸福。
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无法拒绝新鲜事,更无法拒绝来自光明的魅力。
半城田园,半城繁华,田园里的科学城,是光明独有的韵味。
光明大仟里、蓝鲸世界、万达广场,潮牌、潮店、美食,满足了大家的生活所需,也是遛娃好去处。下班后,人们推着购物车漫步于超市,或享受着亲子时光,演绎着生活的日常。
工作之余,想要去班味,在光明亦有很多好去处。
钻进光明区群众体育中心、红花山体育中心、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玉塘文体中心,便解锁了家门口的运动胜地。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坐拥这么多室内外场馆,叫人很难不羡慕。
想要拥抱自然,就到虹桥公园和科学公园北翼登高望远,来一杯光特有的咖啡。在大顶岭绿道骑行、徒步,在明湖公园和欢乐田园露营,在鹅颈水湿地公园和迳口村赏花,享受绿意,享受都市田园野趣。
想要享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就到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阅读、写作,看展、看话剧、看舞剧,宁静与高雅灵动,自由畅享。
如今的光明宜工作生活,也宜游玩打卡,就连朋友之间的聚会,也潜移默化成了“光明见”。
暮色四合,虹桥公园的灯光次第亮起。光明招待所、虹桥1958文创园、河心北路美食夜市,五花八门的美食聚集天南地北的食客,享受华灯初上的烟火气,你会懂得光明的温柔。
自成一派的蓝绿生态本底,让逾百万人扎根于此,光明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低调而夺目。
它后来居上,未来可期,它包容一切新兴的事物,迎接所有来此安居乐业的人。
只要太阳从地平线跃起,光明便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座年轻的“新城”,蕴藏着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朝气。
理想从容的乐居生活在此唾手可得,这里见证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也指向了家的方向。
真羡慕,住在光明的人。
内容来源:深圳光明 深圳特区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