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江门市新会区举行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新会陈皮拍卖活动启动仪式,经过激烈角逐,12款优质新会陈皮全部成交,总成交价38.8万元。主办方称,拍卖溢价款的10%将捐赠给新会区慈善会,用于支持新会区“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
启动仪式。
12款优质新会陈皮拍出38.8万元
本次活动由新会区与广州交易所集团子公司广州产权交易所联合主办,旨在为新会陈皮收藏爱好者和企业大宗采购新会陈皮、新会柑采果权益交易提供一个可溯源、公正、透明的交易平台。
本场拍卖的新会陈皮产品共12件,年份从1987、2010年到2015、2024年不等,产地包括新会会城街道梅江、东甲、天马、茶坑村和三江镇、双水镇等,重量从100克、2500克到200斤、1000斤不等。据悉,本次拍卖的12款拍品均已录入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经过全流程严格地监管,同时委托新会陈皮鉴定专家对产品进行详细的鉴定评估,并由委托方提供第三方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在拍卖会前封藏于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的交割仓内。
竞拍现场。
竞拍现场。
拍卖现场气氛热烈,经过激烈角逐,12款优质新会陈皮全部成交,总成交价38.8万元。来自湛江的陈皮收藏家许群芳拍得了2017年梅江圈枝大红皮(2500g)和2016年天马驳枝大红皮(2500g)两款优质陈皮拍品。“随着溯源体系的不断完善,真的新会陈皮终于有了标准、有了监督机制。”许群芳表示,非常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新会陈皮拍卖汇的下一次拍卖活动。
主办方表示,拍卖溢价款的10%将捐赠给新会区慈善会,用于支持新会区“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据悉,第二场粤港澳大湾区新会陈皮拍卖活动将于今年6月份择期举行,届时会有更多优质的珍品新会陈皮亮相竞拍,具体时间及拍品请留意官方公告。
新会陈皮产值同比增长超13%
新会陈皮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更是推动新会区乡村振兴的“黄金皮”。3月上旬,全国首本陈皮专志《新会陈皮志》正式发布,该书系统梳理了新会陈皮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据介绍,近年来新会区以新会陈皮为主导产业,围绕“新会种(zhǒng)、新会种(zhòng)、新会陈”的道地属性,通过建溯源、补链条、强龙头、提品质、创品牌,将“小陈皮”做成了百亿“大产业”。2024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261亿元,同比增长超13%,带动全区7.8万人就业创业,人均增收2.6万元,成为全国陈皮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2024年新会陈皮产业成绩亮眼。
广州交易所集团是国内首批从事权益和商品等各类要素交易平台投资运营的企业集团,平台辐射力、影响力居全国前列。活动现场,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新会银海集团分别与广州交易所集团旗下广州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广州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新会陈皮拍卖汇和中国陈皮贸易中心这两项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与广州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签署新会陈皮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新会银海集团与广州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签订中国陈皮贸易中心项目合作协议。
未来,新会陈皮将以大湾区为支点,贯通种植、仓储、金融全链条,撬动国际消费市场,让岭南风味飘香世界,深化产融协同,成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
8家单位获评首批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
近年来,为应对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监管挑战,保护新会陈皮区域公用品牌,做好产业“固本正源”,杜绝假冒产品销售,新会区于2022年建成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以“新会陈皮”证明商标使用为抓手,构建对新会柑种植和新会陈皮生产、仓储、流通的全过程溯源管理。“消费者只需扫描证明商标二维码,即可获取陈皮产品产地、质检等内容,以数据见证品质。”新会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买正宗新会陈皮,认准新会陈皮证明商标。
为进一步提升溯源管理仓储端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新会区大力开展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库创建工作。根据《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创建认定办法》,经过严苛评审,8家单位通过获评首批公共监管仓,并在活动现场授牌。未来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将依托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建立严谨的流程,杜绝新会陈皮造假问题,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提供可靠的储存方式和便利的交易方式。
“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单位”授牌仪式。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
活动现场,新会区特授予16家代表企业“2024年度新会陈皮产业贡献奖”,以表彰在全年资产投资、产业宣传推广、带动社会效益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采写:南都记者曾育军 通讯员新会宣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