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作为海洋石油的国家队,这种实实在在的需求很多。我们现有的主要生产的装备主要还是依赖国外进口,‘成果超市’的出现给企业打开了一个了解国产化设备的一个窗口,也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水下技术总监陈妙谋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联合南山区人民政府举办“政产学研用‘五链协同’”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本次活动聚焦“AI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创新”主题,依托深圳先进院“科技成果超市”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场景。
政产学研用“五链协同”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举办。
从“技术源头”到“市场终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深圳方案”
2024 年 11 月,中国科学院启动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深圳先进院作为中国科学院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率先打造集“科技、产业、人才”于一体的“成果超市”。从“技术源头”的“最初一公里”,到“市场终端”的“最后一公里”,深圳先进院积极构筑的创新开放生态,将进一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深圳方案”。
“在‘成果超市’,每周都有新合作诞生。”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表示。
一边是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另一边是明确的市场需求,二者在深圳先进院“科技成果超市”实现精准匹配与对接。目前,深圳先进院和中海油的总合作金额已超过2000万元。事实上,除了和能源产业“国家队”实现供需对接,“成果超市”还在持续探索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场景。
近两年来,南山区举全区之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南山蓬勃发展,去年,南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449亿元,占全市比例超六成;南山区规上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300多家,占全市比例超五成。
深圳先进院与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约。
活动现场的主题报告环节,主任喻学锋研究员以《人工智能材料创制》为题进行分享。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正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趋势。喻学锋提到,目前深圳先进院材料所材料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着力打造“材料创制机器人科学家系统”,有望形成材料设计-合成制备-中小试验证-产品优化的全流程闭环研发模式,为探索具有变革性和颠覆性的新型材料提供更大的潜能。
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先进院最早孵化的企业之一,创始人刘培超在此次活动上以《协作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行业应用与发展趋势》为题,分享了协作机器人在汽车、3C电子、锂电、食品饮料、医疗手术、教育等应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成果上货架、人才上秀台”,让科技成果“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携深圳智慧动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欢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进成果超市,与深圳先进院分别就锂电池安全管理、再生材料、国产水声定位系统、深海声学探测技术、超声系统等签署合作协议。
深圳先进院与深圳智慧动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
此外,在南山区支持下,深圳先进院还与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星辰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旦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智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海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领域覆盖农业科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模型、智慧物联网等方向。
活动场外的成果超市内,展示了种类多样、设计新颖的“科学发现” “技术成果”卡片,领域涉及医学成像设备与科学仪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集成电路材料与封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多个深圳先进院主攻方向。通过超市内的感应装置扫描卡片上条形码,技术创新点、应用场景、产业合作及完成人信息等内容就可以立刻在大屏幕上呈现。通过“成果上货架、人才上秀台”的开放姿态,深圳先进院将前沿技术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商超模式”进行展示,让成果“触手可及”,有效缩短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距离,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成果与社会各界的多元交互和深入对接。
现场参会人员体验“成果超市”。
依托“成果超市”等创新模式,深圳先进院积极探索“科研国家队”服务地方经济的新范式,为科研人员搭建展示智慧结晶的广阔舞台,也为企业开辟了对接前沿技术的便捷通道,大幅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进程。未来,深圳先进院将持续探索“需求从市场中来、问题从企业中出、成果到产业中去”的成果转化新路径,全力畅通“需求导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强劲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陈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