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7日开幕的金湾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五个第一"格外引人注目。
GDP增速全市第一、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速全市第一、全社会用电量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全市第一、经济发展"打擂比武"全市第一。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这串数据排名传递出热气腾腾的发展信号,揭示了金湾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未来走向。
从面上看,金湾的"五个第一",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性"特征。细察各项指标,既有代表传统动能的规上工业增加值6.9%的稳健增长,又有体现新兴动能的文化体育娱乐业124.2%的爆发式跃进;既保持了工业用电量的领先优势,又实现了服务业的多点开花。
这种"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可以看出金湾的经济发展格局基石牢固且富有活力。
深入分析"五个第一",可以发现金湾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底色。
结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的增长、市场主体7%的扩容、用电量持续领先等指标来看,有税收、有就业、有微观基础的增长。特别是工业用电量稳居全市首位,这一"硬指标"如同经济发展的"心电图",真实反映了实体经济的活跃程度。
这也可以看出,金湾的经济增长不是靠短期刺激,而是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这种"实打实"的增长模式,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五个第一"还隐含着金湾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思维。全市经济发展"打擂比武"排名第一的成绩,反映出金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的积极探索。近6万家市场主体、7%的增长速度,彰显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创业创新的蓬勃活力。
金湾的实践表明,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通过精准服务培育企业成长。这种治理模式的创新,正在成为区域竞争的新赛道。
展望未来,金湾需要继续巩固工业"压舱石"作用,同时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唯有如此,"五个第一"才能将阶段性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长久动能,金湾才能在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中不断进位争先。
在这个意义上,"五个第一"不仅是金湾过去的荣耀,更是通向未来的密码。
评论员:南都记者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