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服既成,风乎舞雩” 梅沙双语学校举行春分祭活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5-03-28 11:02

“春分”当日午后,深圳梅沙双语学校在学校操场上举行 “春分祭——中华传统文化节”活动,以此来引导师生感受春分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800x534_67e5f8830d2d8.jpg

800x534_67e5f883d5b0b.jpg

非遗大秀 中外师生齐上阵

沙头角鱼灯舞携春风穿梭于学生,活动也就此拉开帷幕。舞者手持竹骨绢衣的彩鳞鱼灯,以“低马步”仿鱼翔浅底,“高跃步”化蛟龙破浪,重现沙头角“鱼跃龙门”的吉庆盛景。随后,学生代表纵杨吟诵春分祭词,庄严厚重的祭词唤醒了师生对春天的礼赞与对自然的敬畏,更在字里行间传递出对生机勃发的无限希冀。

800x534_67e5f8a87edcf.jpg

647x431_67e5f8a77fba1.jpg

紧接着,一曲《昭君出塞》由非遗粤剧名伶林宇珊女士深情开唱。她莲步轻移,回眸若惊鸿,时而如黄莺出谷,清脆灵动;时而如幽兰泣露,凄切动人,将昭君的哀怨与坚毅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原来粤剧的每一个眼神和步法都有讲究!”台下同学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由YOLO社团成员带来的古韵舞蹈也惊艳全场。同学们身着传统服装翩然登场,纸扇开合如月,水袖翻飞间似有唐宋烟霞流转。他们以青春之姿完美演绎古典与现代的对话,赢得现场师生阵阵喝彩。

636x424_67e5f8b7c39f5.jpg

742x495_67e5f8b804210.jpg

579x386_67e5f8b7eb0c3.jpg

琴墨和鸣书兰亭,惠风携韵正青春。孙丽丽老师指尖古筝弦音袅袅升起,谢辅炬副校长执笔泼墨,笔走龙蛇间,《兰亭集序》中“惠风和畅”四字跃然纸上,琴韵墨香相和,与青春校园撞个满怀。

在汉服走秀节目中,二十余名学生和中外籍教师呈现的汉服走秀,走出了八方来朝的气势、古今变迁的优雅,引领大家循着历史的足迹缓缓前行,织就了一幅流动而绚烂的华夏文化图鉴,在场师生都沉浸在了这份古老而又焕发生机的东方美学之中。

最后亮相的 “林家班”狮团携百年南派武术底蕴震撼登场,两头金鳞雄狮随鼓点裂空跃起,狮瞳如炬,足踏罡风,整个开幕式被推向了激情澎湃的高潮。贺海龙校长与学生代表王相淇共同执笔蘸朱砂,为雄狮点睛。

非遗大赏 游园集市聚欢笑

随着开市的一声锣响,游园会正式开始。本次游园会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担任主理人,负责店铺经营。开设了十七个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摊位,包括:灯谜、佳肴、书法、蹴鞠、投壶、书签、古筝、茶艺、弈棋、糖画、香韵、知味、雅集、纸鸢、漆扇、花钿、取香。此外,还特别增设鱼灯舞、粤剧、舞狮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摊位。

800x534_67e5f8cf4c75c.jpg

800x534_67e5f8cf11890.jpg

617x411_67e5f8cc196a4.jpg

736x491_67e5f8cf0f9d5.jpg

投壶和蹴鞠摊位前,欢声笑语不断,师生们或屏气凝神瞄准壶口,或轻盈跃起踢出弧线,古老的运动在青春活力中焕发新生。

灯谜小站前,同学们三五成群、竞相参与,猜中谜底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智慧的火花在传统文字游戏中悄然绽放。棋弈桌前,学生们从容布局,方寸之间尽显古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非凡智慧。

此外,纸鸢制作、点茶体验、糖画绘制、漆扇DIY等传统游戏,也让梅双师生在欢乐中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青团、烧烤、小食……美食摊位为梅双师生精心准备的春季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非遗展示摊位同样备受瞩目。沙头角鱼灯舞、粤剧、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展板展示,让师生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这些传统艺术的展示,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不少同学表示:“原来非遗离我们这么近,太有趣了!”

爱心传承 公益收入全捐赠

鸣锣收市后,由同学们推选的市舶司对各摊位逐一核对营收。根据各摊位的公益收入和风采展示,本次“春分祭”共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公益大奖。同时,本次活动收益将作为爱心基金定向捐赠给新疆塔合曼乡小学。

梅沙双语学校秉承“每个人都重要”的校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这场以节气为笔、文化为墨的活动虽落下帷幕,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在梅双学子心中悄然生根。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编辑:谢粤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