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观察:“六个一”行动背后的南山逻辑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3-28 11:03

   如果把“创新密码”看作南山发展的灵魂,那么人才则是南山发展最强劲的动力。

  3月25日,深圳市南山区发布《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下称“六个一”),以“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一笔钱、一场景、一条龙”六大维度为核心,推出15项硬核举措,助力企业与人才“轻装上阵、放手追梦”。一天后,南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着新鲜出炉的“六个一”做客《民心桥》节目,现场化身“首席引才官”。

  当许多城市仍在用“撒胡椒面”式补贴吸引人才时,南山区的“六个一”行动已进阶为“精准滴灌”,这里提供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一套让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的算法——用政策温度点燃创新密度。“六个一”背后的南山逻辑或许正是这座“中国硅谷”持续领跑的关键。

图片

作为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位于南山区的深圳人才公园代表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人才引进的决心。

有温度的“六个一”

精准助力南山打造人才强区

  “南山区重磅发布《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这一举措释放出积极且强劲的信号,彰显出南山全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刘陈立表示。

  作为中国创新强区的南山,拥有包括众擎、普渡、优必选、帕西尼、智平方、逐际动力、数字华夏、跨维智能在内的机器人企业“八大金刚”,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与此同时,作为机器人的“智慧内核”,南山区拥有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规上企业1351家,数量占全市超过一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达449.07亿元。

  对站在“万亿城区”门口的南山而言,想要更好地挑起经济大梁,成为人才强区是绕不开的一环。

  而南山区给出的答案是:人才来了有“真金”、求职创业免费住、场地匹配“无上限”、企业孵化“有支持”、诉求响应“全天候”、便利服务“全覆盖”。

  “我们刚到深圳的人才,我们初创的企业,我们在中小成长阶段的企业,就好比是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特别需要政策服务的阳光和科技金融的雨露,呵护成长、实现飞跃。”南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以“一个人”为例,520元“感知南山”的消费券展现的是这座城区对在校大学生的友好。“无论是来自全球哪里的大学生,都欢迎来南山实习,如果在南山落户,我们还有最高本科3万元、硕士5万元等的落户补贴政策,南山是真正地欢迎人才。” 

  “520元的消费券,可以吃饭,坐地铁,还有15天的免费住宿,不以学历一刀切,如果能找到工作顺利落户还能领到好几万……”重视人才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南山的新政策发布后短短几小时便引发了全网的热烈讨论,讨论热点从政策落地的细则到方案覆盖面,与此同时,大批意向者通过“i南山”微信小程序咨询与申报,截至政策落地的第二天就已有68单相关申请办结。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才了解南山,政策的宣传力度还在持续加大。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畅想接下来在南山开始“无名闯繁城,徒手盖高楼”的打拼场景。    

从“落脚”到“扎根”

精准滴灌为企业与人才提供全周期护航

  成立于2023年4月的深圳生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生境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人居3D空间生成的AI科技公司,它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南山特色。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李泽湘的培育孵化下,95后创始人刘紫东回国后带领团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行业领先。作为该领域近年来国内唯一拿到机构投资的创业公司,当前,生境科技正在进行第三轮融资。

  去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生态系统——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在南山揭牌,生境科技成为首批签约入驻的11家企业之一,率先获得每年最高100万元的算力补贴、两年免租、空间装修免费等南山优惠政策。

  “目前,我们团队在享受南山区很多政策,今年又出了新的政策。”刘紫东表示,通过“六个一”行动,团队可能获得的最高综合支持额度达2000万元。在他看来,不断叠加的优惠政策对需要资金注入的优秀初创团队很关键,“六个一”的发布让他和团队感到非常兴奋,也期待未来南山有更多的好政策出台。

  一张桌点燃梦想,一间办公室成就事业,一笔钱投资未来。作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南山区长期以来精准滴灌为企业与人才提供了全周期护航,对于年轻的人才和优秀的创业团队而言,毫无疑问是实现从“落脚”到“扎根”的最优选择。

  以“六个一”行动方案为例,“模力营”AI生态社区推出超5万平方米创新研发空间,给予入驻团队最高2年免租优惠,试点“零租加速营2.0”计划,推出超5万平方米社会孵化空间,提供近100万平方米政策性产业研发用房和工业上楼厂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出创新创业大礼包,支持青年领航创业团队,最高给予价值2000万元的综合支持,提供“5亿大胆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开展联合培育行动,为小微企业引入金融“活水”;推动应用场景开放,鼓励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同时,打开“绿色通道”以“一揽子”服务解决了初创团队的后顾之忧。

  “投早投小、投科技,(六个一’行动)能吸引更多优质的初创企业,在南山落地生根。”在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看来,“六个一”行动做到了精准滴灌,为企业与人才提供了从“落脚”到“扎根”的全周期护航。

“六个一”背后的南山逻辑

人才使创新“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从南海边陲的小渔村到如今经济体量超过9500亿元的“广东经济第一区”,2024年,南山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实现7.66%,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连续7年居全国百强区榜首。

  2025年,南山区迎来建区35周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牵头项目“鹏城云脑Ⅱ”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的特等奖。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发起成立的深圳科创学院开展“新工科”教育探索,正在努力寻求“四链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通过深入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南山区正在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汇聚地。除了此次推出的“六个一”行动方案,此前,南山区推出了人才“领航计划”,通过发放“南山领航卡”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启动产业“南山工匠”培养计划,自主培育研究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探索建立工程硕博政校企联合培养路径,常态化开展海外名校人才行等活动,打造开放共享的全球用才新模式,并通过“一站式”的人才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资源供给。

  “南山区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最可持续的竞争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南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是南山区创新“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发展活力越来越足的关键所在。

  35年前,生蚝与荔枝是南山的土特产,如今,企业家和人才成为了这座“准万亿城区”的新特产。在慕名而来的全球人才的助力下,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的南山区,正朝着全面建设全球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奋勇前进。

采写:南都记者 陈紫嫣

图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