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AI+文化”行动!广东出大招助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3-28 14:38

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会上,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岭南文化大模型同步发布。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将从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培育、文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推出五项举措,助力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揭牌的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发岭南方言语料库、岭南文化基因库等特色数据库,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岭南文化大模型以DeepSeek为技术基座,深度整合《岭南文库》《岭南文化辞典》等权威典籍及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构建智能化、系统化的岭南文化数字资产库,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精准解析与创新转化。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21年保持全国领先,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有五大优势:一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机遇。二是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基础。三是强大的市场活力。四是雄厚的科创实力。五是对外开放的广阔格局。

会上,广东同时发布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五项举措。

一是推出系列政策支持。完善动漫游戏、影视生产、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审批备案流程,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和空间。统筹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资、省电影专资等专项资金,办好“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等活动和平台,让耐心资本加持好的创意、陪伴企业成长。

二是支持培育产业生态集群。高标准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园,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构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完善服务体系,构筑宜文、宜业、宜游、宜居的魅力园区。

三是深挖岭南文化富矿。打造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推动文物古迹、典籍版本、非遗民俗等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建立岭南文化IP系统转化开发体系,让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相互赋能。服务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文化大数据下沉一线、直抵基层,赋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和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普惠。

四是广聚天下文化英才。搭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东风,创新实施“广东特支计划”等人才计划,引进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吸引更多有文化、善创意、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粤工作。

五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实施“人工智能+文化”行动,谋划一批“十五五”新的重大牵引性项目,在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建设这个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摄影:南都记者 伊凯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