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其中,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的规定引起热议,这一新标准实施时期为2027年3月16日,这意味着,企业仍有两年的缓冲期。
该规定出台针对的是部分企业近年来“零添加”的营销现象。3月27日,南都湾财社记者线下走访发现,调味品、乳制品和零食等行业是企业“零添加”的重点营销阵地,豪士、味全等有产品宣称“零添加蔗糖”而配料表显示有其他糖分,金龙鱼、千禾等众多企业宣称“零添加”,但实际上相应的成分并不一样且未在包装显著标明。
海天味业、金龙鱼、良品铺子、叮咚买菜等相关负责人均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将积极按照新的国标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千禾0”商标引起热议,高端酸奶品牌卡士的007系列酸奶也遭受质疑。据悉卡士一款007酸奶在包装上标注大字号“0”,旁边是小字号“TM”,另一款007无蔗糖酸奶包装除了有大字号数字“0”,还附有“蔗糖”二字。两款包装被质疑容易造成消费者误解。南都湾财社记者就此联系采访卡士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新规出台:
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
“零添加”“不使用”等宣传用语
据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官网,此次发布的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订单,包括《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两项食品标签标准。新修订出台的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词汇。
具体来看,等同于“不添加”“不使用”的同义语有“未添加”“零添加”“无添加”“未使用”“没加”“没用”“没使”“没使用”“未用”以及与上述内容本质相同的用语。
据新华社报道,该新规强化了定量表示要求,目的是引导正确消费认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举例,比如某款宣称“不添加蔗糖”的果汁饮料,但实际上其可能含有果糖、葡萄糖浆等,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产品不含糖。
走访:
豪士、味全等标注“0蔗糖” 但含其他糖分
众多品牌宣称“零添加”但对应的成分无显著标识
“零添加”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吗?3月27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广州线下连锁超市发现,调味品、乳制品、零食等行业均有产品会用类似的宣传用语,众多产品包装尽管显著标识“0添加”,但所指的零添加成分不一样,此外,有的品牌尽管宣称零蔗糖含量,但配料表成分却含有其他糖分,这也是此次新规剑指的“营销乱象”之一。
例如:豪士旗下的一款藜麦吐司面包,包装标注“0反式脂肪酸,0蔗糖,0色素”,配料表显示其含有麦芽糖浆。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品牌亦存在,例如在味全官方旗舰店售卖的一款标注“0蔗糖”的乳酸菌饮料,其配料表显示含有食用葡萄糖。
在调味品领域,产品标称“零添加”的现象更加普遍。李锦记、味事达、欣和、金龙鱼、海天、千禾、联合利华旗下家乐、松鲜鲜、应物等调味品品牌都会在产品上宣称“0添加”,但记者发现,不同调味料宣称的零添加成分各有不同,有的品牌会在产品显著标识“零添加”,但至于零添加的成分是什么,品牌方仅会在包装用小字进行标识。
如金龙鱼的一款芝麻香油,包装正面显著标明“0添加”,但在产品包装背后厂家信息最后一栏小字才指出“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0%添加抗氧化剂TBHQ,TBHQ含量未检出”。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
再如“千禾0”系列的零添加酱油,企业在瓶身指出“0%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含量未检出”。而海天的一款零添加料酒则指出,企业宣称零添加的成分为“着色剂(焦糖剂)”。
对比来看,一些品牌会直接在包装正面的“零添加”宣传用语旁标注对应的成分。如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品牌鸡精调味料标注“0反式脂肪,0防腐剂(防腐剂指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松鲜鲜的松茸调味料标注“0添加;不含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蔗糖”。
在乳制品领域,众多品牌都喜欢宣传“0蔗糖”“0脂肪”等,例如奈雪的茶旗下的包装茶饮料标注“低糖,0脂肪”,君乐宝简醇、蒙牛、卡士的酸奶都写着“0添加蔗糖”。
在线上渠道,在电商平台输入“零添加”,就会弹出“零添加酸奶”“零添加酱油”“零添加食用盐”“零添加果汁”“零添加健康零食”等一系列选项。众多知名零食企业在旗舰店都会以“零添加”作为宣传卖点,如良品铺子的一款山楂宣称“0添加”“配方简单”;三只松鼠的果干蜜饯宣称“健康0添加”;盼盼的一款高纤维代餐饼干宣称“真正0蔗糖”。但部分品牌并未直接在产品名称中指出无添加的成分是什么。
关注:
卡士“0”酸奶也被质疑擦边宣传
“0”是指“0添加”还仅代表一种商标?
此次新国标修订被热议的另一层原因是,近期调味品企业千禾味业被网友发现其拥有注册商标“千禾0”,网友质疑其通过这种方式误导消费者认为“千禾0”产品为零添加产品。3月20日,千禾味业通过官方微博对此事进行澄清称,企业的“千禾0”系列产品是零添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
除了千禾味业外,近期,卡士一款007品牌的酸奶同样被质疑擦边宣传。据新京报,卡士一款007系列酸奶,产品包装印有大字号的“0”,右下角还有“TM”标志,另一款007无蔗糖酸奶,包装也印有大字号“0”,但右下角为“蔗糖”字样,表达“0蔗糖”的含义。
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线下超市发现情况确实如此,卡士007系列酸奶有多种款式,一种是红色字样,一种是蓝色字样,但设计风格相似,均为包装一侧中央印有大字号“0”,另一侧中央印有“7”,其中企业解释“7”为“7种益生菌”的意思。
蓝色款式的酸奶名称为“卡士007无蔗糖益生菌酸奶”,该款产品包装上的数字“0”右下角还有“蔗糖”二字,包装注明“未检出蔗糖”;另一款红色款式的酸奶名称为“卡士007益生菌酸奶”,包装上数字“0”右下角有小字号的“TM”标识,但该产品没有标注“未检出蔗糖”字样。
中国商标局官网显示,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申请“0”“7”等商标,但目前仍在等待实质审查。2024年,该公司申请多个不同图案形状的“Classy·Kiss卡士0”商标,但该商标目前驳回复审中,而“Classy·Kiss卡士7”商标已注册公告,该企业此前申请注册的“Classy·Kiss 0”商标也已注册公告。
标注“0”却没有标注“蔗糖”字样的卡士酸奶,“0”意味着零添加、零蔗糖,还是卡士方面申请注册的一种商标?
对比上述两款产品的配料表,蓝色款式配料表没有白砂糖,红色款式则有,同时红色款式在货架上对应的商品标签为“卡士0添加”。同时,据卡士官方公众号,007酸奶为卡士推出的系列产品,卡士方面宣称007酸奶“0负担”“0乳化剂”“0色素”“0增稠剂”“7种益酸菌”。
3月2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就此联系采访卡士酸奶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海天味业、益海嘉里等多家企业回应新规发布
有企业称将推动行业从“标签营销”回归“品质竞争”
此次新规发布,在相关行业掀起千层浪。
零添加是千禾味业重点打造的产品,企业曾在2022年回复投资者称,企业旗下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新规发布后,据多家媒体报道,千禾味业方面称,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
3月28日,海天味业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企业已经知晓此事,对于相关修改内容,企业非常支持,相信这不仅有利于引导科学认知、增强消费者信心,也有利于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规范发展。海天味业会积极按照新的国标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
金龙鱼所属企业益海嘉里相关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所述的新规将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企业认为新规的出台对食品行业具有深远且积极的影响,将积极响应新规,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位乳制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新规的出台将推动行业从“标签营销”回归“品质竞争”,促使企业更专注于产品研发与质量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好产品。企业也需紧跟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新发展,持续提升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良品铺子坚决拥护并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新规,积极履行企业责任,为消费者提供科学、透明的产品信息。针对新规要求,企业已启动全面评估与调整工作。根据两年过渡期安排,将严格遵循监管部门指导,系统优化标签标识,并依托数字化工具提升信息透明度,确保合规有序推进。良品铺子方面表示,健康化是零食行业的核心趋势,也是企业的长期战略。未来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完善营养标签体系,以更精准的数据支撑消费者科学选择。
3月27日,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叮咚买菜将积极学习贯彻新标准,对商品进行全盘梳理,推动相关业务落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
记者联系采访朴朴、联合利华等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专家:
添加剂规范使用能保证食品安全性
没必要过度宣传
SGS农产食品部标签项目负责人徐丽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追溯历次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征求意见,从2020年开始国家就已经把“禁用规定”纳入到标准计划当中。从食品工业发展来看,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提高营养价值、丰富食品种类和口味等,大部分食品很难做到完全脱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而且添加剂的规范使用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性,这个点其实没有必要过度宣传。
徐丽表示,但是,自2018年后,“不添加”宣传逐渐火爆,给整个食品行业,包括乳品饮料、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等,带来了巨大影响。
首先,一些食品企业出于市场营销和竞争等因素,利用消费者对于添加剂担忧的心理给消费者传递了“不添加”产品更安全的暗示,甚至有些企业即使实现不了完全脱离食品添加剂,也去宣传“不添加”,比如“不添加某种防腐剂”,但又同时使用了其他防腐剂;这种宣传就会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再有,消费者在“不添加”宣传的汪洋大海里,会加重对使用添加剂产品的担忧,认为“不添加”产品更安全,这种认知有悖于科学性,像不添加防腐剂的产品在微生物风险上面临的安全性挑战是更高的。
徐丽认为,消费者在被“灌输”不添加概念后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发生了改变,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在“不添加”上的营销力度,两者互相叠加恶化,势必会扰乱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她告诉记者,GB7718新版发布以后,食品添加剂既不能用不添加和类似的字样宣传,也不能宣传不含食品添加剂。这项政策规定,有助于消费者回归科学理性认知和消费、避免被五花八门的不添加宣传误导,也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当然,在2年的过渡期内,企业也是要面临政策改变的阵痛期,像包装的更换、宣传策略的改变、设计版面的调整等等,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但长远来看,这项禁用规定的政策还是利大于弊。”
徐丽也认为,未来的2年内,企业为了合规,一方面就是要尽快着手去除包装上相关的不添加、不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另一方面,企业要面临包装合规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如何选择新的宣传点既可以突出产品优势,又可以满足GB 7718新标准要求。
徐丽表示,企业除了尽快掌握标准提出的相关合规要求,还可以利用新标准中新增的“食品声称”要求作为切入点提炼产品的突出优势。此外,企业亦可通过讲述品牌故事、构建企业品牌理念和价值观,获得消费者人群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比如传统生产技艺的传承、天然自然的高品质追求等。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邱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