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喜迎全运会,共筑清水梦”——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2025年度广州市全民治水志愿巡河行动正式启动,吸引近200名各界代表参与,共同为广州水环境治理注入新动能。
2025年度广州市全民治水志愿巡河行动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为红棉老兵代表颁发“河长聘书”。张玉堂是中英保集团有限公司中“老兵河长”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团队自2024年11月以来,已开展河涌制度化、常态化巡查,出动志愿者100余人次。每到周末,张玉堂都会沿着市桥河进行长达10余公里的巡河,他还自费购置了两只巡河船。他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到环保志愿行动中来。
治水、巡河工作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强大支撑。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被授予“天眼巡河科技护水技术支持单位”牌匾。
“我们正在研发无人机巡河技术,可以让无人机搭载高清传感器,对河道进行精细巡检,无人机可以识别河道周边的垃圾、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潜在污染源,从而助力巡河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来自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的舒思京介绍,团队研发了无人机基站设备,可通过远程控制无人机进行智能化巡检。“未来我们计划在广州部署十几台无人机智能基站,重点关注全运会河段的监管工作。”
会场外还设置了20个主题摊位展区,通过治水成果展、趣味问答、科技体验等形式,吸引市民沉浸式了解河长制工作。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参与河湖点亮打卡,集章兑换礼品。
“今天我带着女儿逐一体验了所有摊位的游戏,她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跟水环境治理、保护相关的知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市民洪女士表示。
2025年是广州迎接十五运会、深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实践之年。广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汉钟表示,近年来,广州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治水护水爱水的“统一战线”越来越壮大,广州将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以水为墨,以碧道碧带为笔,加速构建“水清岸绿、城水共生”的生态画卷,为全运会举办提供高质量水环境保障。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蒋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