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缅甸强震遇难者超1600人,中国救援队抵缅

南方都市报APP • 拌面酱
原创2025-03-30 07:14


图片

3月30日南方都市报全省叠A01版。

缅甸

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139人失踪

曼德勒670座寺庙、290座佛塔等损毁


泰国

曼谷13人死亡、10人受伤、118人失联

曼谷暂停运营的大部分地铁轻轨恢复


中国

提供一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多支救援队携生命探测仪搜救犬驰援


3月2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缅甸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计划于31日启运。中方还将视缅方需要继续提供援助。

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中国救援队82人赴缅实施国际救援

应缅甸政府请求,北京时间3月29日上午,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自首都机场由国航包机出发飞赴灾区。一位救援队队员告诉南都记者,本次救援队前一晚深夜已经集结,将先飞至缅甸仰光再根据指挥前往受灾地区。

按照中央部署,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人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灾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

南都记者现场获悉,中国救援队主要包括行动队、医疗队以及后勤等人员,来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随此次队伍前往缅甸的还有3条搜救犬,辅助救援工作。

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王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支救援队伍经验丰富,曾经在莫桑比克、土耳其开展国际救援。目前从获得的信息看,缅甸当地倒塌情况严重,多为钢筋水泥建筑呈现粉碎式、下沉式倒塌,为救援带来挑战。此次中国救援队共携带730件共22吨救援物资,所有的食品、饮用水均自带,不会影响受灾群众,“以生命营救生命,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营救出更多受灾人员。”王墨表示,此次救援过程中均会提前作出安全评估,制定应急方案。

中国救援队医疗救治负责人、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处长朱伟告诉南都记者,安全才能确保救援的战斗力,医疗救援队将为缅甸受灾群众和救援队队员提供医疗保障。当地灾情严重,交通受阻,气候潮湿,可能出现传染病、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的疾病,对此已提前作出相应准备,确保救援成功。

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救援队包机于当地时间下午4时许在仰光国际机场降落,救援队成员随后走出机舱。

深圳公益救援队携搜救犬驰援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29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深圳公益救援队于于当地时间29日22时35分抵达缅甸仰光机场。

本次行动,深圳公益救援队接到应急管理部通知,经向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报备,统一在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的指挥调度下,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一条搜救犬,于29日13时30分出发前往缅甸,抵达缅甸仰光机场后,和中国大使馆、应急管理部会合,领取救援任务。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彭新远介绍,队伍出行前进行了分析,从各方面形势来看,此次救援行动较为复杂。一方面是此次地震震级较高,破坏会非常大,受灾人数会比较多;当地的交通情况也不太乐观,很多桥梁已经受损,可能需要涉水、摆渡;此外,当地的天气非常炎热,不管是对被困人员还是救援人员,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彭新远称,深圳公益救援队将和国内其他救援力量以及当地华人组织开展合作,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和帮助受灾群众。

有知情者告诉南都记者,救援队出发前,对缅甸当地受灾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和研判,“灾情是很严重的”。其表示,“队伍出发后,目前情况一切顺利。”他提及,救援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包括携带了生命搜救设备等。

中国红十字会提供帐篷等紧急物资

记者29日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获悉,缅甸7.9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经缅甸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紧急物资援助,包括帐篷300顶、毛巾被2000床、折叠床600张,以及可满足2000个受灾家庭使用的赈济家庭包等,该宗物资从云南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调拨启运。

据悉,中国红十字会派出的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携带装备,已出发赶赴缅甸执行人道救援任务。中国红十字会将持续关注缅甸救灾需求,视情况继续给予人道援助。

中缅边境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

记者29日从昆明海关获悉,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地震后,截至29日16时,中缅边境各口岸通关正常。目前海关已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现场安排关员24小时值班,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援物资、救援人员、入境就医人员第一时间快速验放通关。




现场直击

水电供应仍未恢复,生活不便

28日晚,曼德勒当地民众选择夜宿街头,防止余震。

“欢迎来到曼德勒”,一块标志牌竖立在公路旁,这里便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当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14小时,抵达了邻近震中的曼德勒市。

进入市区,记者看到很多房屋倒塌,部分道路被封锁。有挖掘机正在倒塌房屋中开展救援工作。移动网络信号微弱且不稳定,许多地方完全没有信号。

曼德勒市受灾严重。记者在采访中不时看到,救护车穿梭于城中。受访的当地居民说,他们有邻居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中。他们还说,目前水电供应仍未恢复,生活不便。

记者是28日晚驱车从仰光出发的。仰光通往内比都和曼德勒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在115英里(约185公里)路牌处的收费站转到仰光-曼德勒老公路。

越往北走,记者发现公路路面和桥梁受损开裂的地方越多、越严重,车速受到影响,部分路段由双向车道合并成一条车道。记者看到,有一辆运输车因地震路面变形而侧翻,部分路边房屋倒塌,加油站有车辆排队加油。记者还看到,路边倒塌的一栋房屋旁聚集了很多民众,猜测是有人被困在里面。

一路上,有农民在田间劳作,有菜市场正常营业,生活还得继续。



各方支援

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中初步拨款500万美元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在媒体发表讲话,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

当地时间29日上午7时(北京时间8时30分)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2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对缅甸中部强震“深表关切”,表示愿意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向缅甸表示慰问。他28日晚些时候在社交媒体上说:“印尼随时准备为缅甸灾区的恢复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28日经由社交媒体向受地震影响的人们表达慰问。新加坡外交部一名发言人说,民防部队已做好准备,可派遣“狮心行动”救援队伍协助缅方开展搜救和救灾工作。新加坡红十字会承诺提供15万新加坡元(约合11万美元)救援资金。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28日对灾后局势表达关切,表示印度随时准备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除周边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欧洲联盟也对缅甸表达慰问,其中部分国家表示将提供援助。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在动员力量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民众提供援助。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说,已从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中初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支持灾后救援。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希拉·马修说,这一机构的仓库内有即食食品,“随时准备根据需要作出反应”。

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缅甸强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世卫组织已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协调地震救灾工作。

哈里斯说,世卫组织已启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物流中心,“重点调集创伤救治设备和外固定支架等医疗物资,因为我们预计会有大规模受伤人员需要救治”。

她同时指出,考虑到地震可能对缅甸医疗卫生系统造成破坏,世卫组织还将着力确保基础药物供应。



分析

强震过后,救援存在哪些难点?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驻缅甸项目协调员玛丽·曼里克介绍,本次强震对缅甸的建筑物和公共基础设施造成了很大破坏,其中实皆省、曼德勒省等6个地区受地震影响较大,当地的灾情引人担忧。

她表示,在地震发生后,红十字会在参与救援期间,除了仔细观察因强震而出现裂缝乃至倒塌的众多建筑物之外,还重点关注受到地震影响的道路、桥梁、大坝等公共基础设施,以避免其引发进一步的灾害。

“连接曼德勒和实皆的主要桥梁也倒塌了,这将给救援人员运送物资带来更多挑战。”她说道,缅甸有几个地区电力供应和通讯中断,缅甸红十字会已经采取了应急响应措施,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尽可能提供帮助。


编辑:杨存海

记者:蒋小天 韦娟明 敖银雪 杨婷 通讯员 粤应宣

设计:崔智超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极目新闻


图片





编辑:杨存海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头版头条看南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