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初,深圳恒生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松湖、吴光耀前往日本自治医科大学附属病院消化器·肝脏内科进行为期两周的专项研修。此次研修聚焦国际前沿内镜技术,重点学习由日本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山本博德教授首创的“口袋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该技术以其微创、精准、高效的特点,成为消化道早癌治疗的重要突破,未来将惠及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大患者。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附属病院是日本关东地区的医疗中心,该院的心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是重点学科,特别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消化内科的主任山本博德教授是双气囊小肠镜及口袋法ESD的发明人。
△山本博德教授给李松湖副主任(左)和吴光耀副主任(右)颁发研修证书
“口袋法ESD”:更安全、更精准的消化道肿瘤治疗技术
“口袋法ESD”是山本博德教授团队在传统ESD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优化。传统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虽能完整切除早期消化道肿瘤,但操作复杂,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且术中易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而“口袋法ESD”通过改进黏膜下剥离策略,在病灶周围预先建立“口袋状”空间,使剥离过程更加精准可控,大幅降低手术出血、穿孔等风险。
李松湖副主任介绍:“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减少术中黏膜损伤,提高整块切除率,尤其适用于早期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肿瘤患者。相比传统方法,‘口袋法ESD’术后恢复更快,患者住院时间可缩短30%以上。”吴光耀副主任补充道:“目前山本教授在原口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发展成水中口袋ESD法,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更清晰,出血、穿孔风险更低。日本在消化道早癌筛查和治疗方面全球领先,此次学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精细化操作和规范化流程的重要性。”
△两位主任(左右)与山本博德教授(右二)及同期进修的医生(左二)合影
外派日本研修:助力深圳恒生医院消化团队技术升级
深圳恒生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余少平教授表示,此次外派研修是科室“国际化+精准医疗”战略的重要一环。恒生医院作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镜专业能力培训基地单位和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消化病专委会主委单位,消化内科长期致力于提升消化道疾病诊疗水平,此前已在消化道早癌筛查、肠道菌群移植、炎症性肠病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李松湖副主任获得研修证书
△吴光耀副主任获得研修证书
“李松湖、吴光耀两位副主任的研修成果,将进一步增强我院在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余少平教授强调,“口袋法ESD”的引进,不仅能让深圳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国际一流医疗服务,未来还将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消化内镜技术的整体进步。此外,科室还将加强消化道早癌筛查宣教,提高公众对胃肠肿瘤的防治意识,真正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此次研修不仅提升了深圳恒生医院消化内科的技术水平,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消化道疾病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选择。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医疗合作,推动消化病诊疗技术不断突破,造福更多患者。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