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换新之难:广东老旧电梯超13万台,如何引导按需换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4-03 15:02

小电梯,承载着大民生。

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老旧电梯更新将被纳入支持范围。

数据统计,我国已有90万台电梯的使用年限超过15年。近年来,随着老旧电梯数量持续攀升,居民对老旧电梯故障率高、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也愈发关注。

图片

2025年3月11日,在慈溪市浒山街道虞家路社区高丰家园小区内,电梯施工人员在检查更新完成的新电梯主机的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一现象,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鹏信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竹青的注意。“电梯跟汽车一样,是有使用年限的,不可能无限制使用。”聂竹青曾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强制报废标准和相应的退出机制,可能是老旧电梯“换新难”的关键所在。

降低安全顾虑、促进社会消费

老梯换新好处多

“门都合不上,缝能放进去一只手!”“动不动就突然下坠好几层!”王小姐家所在的小区,去年底换了新电梯,而每每提及原先“服役”25年的老电梯,王小姐总是心有余悸。

王小姐说,该小区是广州最早一批高层电梯住宅,建成近30年,电梯等公共设备的日渐老化,曾是她和邻居们的“心腹大患”。在她看来,安全是邻居们考虑换梯的首要考虑因素。

“超期服役电梯突发故障率是新梯的好几倍!”除了安全隐患外,广日电梯工程业务部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电梯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保效果,但对于一些投用时间太长、专用零配件已经停产的老旧电梯而言,更换新梯其实更加经济。

该负责人介绍,维保和零配件更换是老旧电梯的大头开支。“一方面是维保费用,以20年梯龄的高层电梯为例,年均维保支出约3万元,10年就是30万元,而且这一费用还是会随着年限增长而递增;另一方面则是更换零配件的费用,钢丝绳来说,单次更换成本就超过2万元。”除此之外,该负责人也认为,老旧电梯突发故障导致的事故赔偿,还可能进一步拉高实际支出。

图片

中山市港口镇碧港花园小区多楼栋电梯曾频繁发生故障。

在广州市电梯行业协会会长范小荣看来,住宅更换新梯不仅能减少居民安全顾虑,还有利于改善运力。“通常来说,当前生产的新电梯都会采用更先进的驱动技术和控制系统,运行速度更快,且启停平稳,能够有效缩短乘客的候梯和乘梯时间。”范小荣说。

除了安全运行、提升运力之外,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老旧电梯换新将带动社会消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荃建议,将城市更新和提振消费的政策性资金更多分配到机电设备更新、环境品质提升等领域。

“当前,提振消费已被置于更加突出位置上,老旧电梯换新正是建筑品质改善和居住条件升级的路径之一,需要用‘好房子’的标准引领房屋改造相关的消费升级。”周荃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预测,以广东为例,相关举措将有望拉动万亿级的社会消费,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广东住宅老旧电梯预计已超13万台

政策引导按需换梯,避免资源浪费

在当前大力推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背景下,老旧电梯正迎来一场升级浪潮。

去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将住宅电梯纳入重点更新范畴。随后在2024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当年度支持各地更新4万余台、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当前,全国已有20余省市出台实施细则,重点覆盖保障房、老旧小区及公共场所电梯更新需求。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也是电梯第一大省。据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2024年末,广东省在用电梯保有量超过120万台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数11%,其中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预计已超13万台。

图片

广东作为全国电梯保有量最大的省份,现登记在册电梯数量已突破120万台。

今年1月28日,广东省印发《关于印发广东省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重点支持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并要求相关申报工作在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如申报成功,将按更换一台老旧电梯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元/台标准给予定额补助。目前,广东省已完成本轮补贴申报工作。

但就广东本轮补贴申报,有居民反映称,申报材料比较复杂,且政策发布到完成申报窗口期短等,让一些有需要换梯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居民扑了空。

对此,南都记者翻阅相关政策发现,广东本轮申报补贴需由企业、电梯使用管理人(物业公司、维保企业)或电梯制造企业作为申报单位,并准备资金申请报告、住宅老旧电梯使用登记证书、电梯的更新改造方案和更新后管理维保方案等6项材料。

“(申报)时间比较紧迫,但换电梯确实需要征求每个业主的意见。”广州华南新城物管会副主任、业主代表张女士介绍,在本轮补贴申报中,自己所在的小区115栋楼,有64栋已经提交了申报材料。“有的楼栋建成时间短,虽然电梯运行超过了15年,业主们认为不必更换;有的楼栋因为很多业主联系不上,也就没有达到申报要求。”张女士说,在更换电梯过程中,电梯产权人(即业主)的意见能否达成一致,十分重要。

对此,范小荣认为,更为细化的申报流程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并不是所有超过15年的电梯都有换的必要,申报其实也是筛选的过程。”范小荣说,当前广东优先支持20年以上梯龄老旧电梯以旧换新的举措,有利于让补贴更精准地落地。

没有补贴,怎么换梯?专家:政策将随落地情况不断优化

在政策发布之初,范小荣就已发现,补贴必须由公司、物业或电梯厂家作为申报主体进行申报。“一些老旧小区、单体楼其实是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但部分此类住宅对换梯补贴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此,他建议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让一些居民自治组织也参与到电梯换新的工作中来。

对此,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姚育宾认为,如缺乏居民自治组织统一居民意见,换电梯将举步维艰。

“主要有两方面困难:一是自付部分的分摊方式意见不统一,按楼层、面积还是其他方式分摊费用大家各执一词;二是对一些老旧电梯的价值和安全条件有所误判,认为能用将就用,只要没有严重事故,就忽视电梯实际磨损情况。”姚育宾说,以业委会为代表的居民自治组织牵头,让居民意愿成为换梯工作的主导,是解决当前卡点的关键。

从全国范围看,超过15年,是申请电梯换新补贴的一个重要条件。

“虽然电梯是有使用年限一说,但投用15年后仍能正常使用的电梯是大多数的。一台普通的住宅电梯,如果不到15年就‘千疮百孔’,那大概是要追究厂家和物业的责任了。”谈及“未老先衰”的电梯,未来是否有机会享受政策补贴时,聂竹青对南都记者说,这类电梯“早夭”多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物业管理不当导致。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接受媒体采访。南都记者 张婷摄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连续两年关注“电梯换新”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将一份关于“完善‘老龄化’电梯退出机制”的提案带去了北京。“需要明确,电梯使用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必须更换!”聂竹青认为,电梯关乎生命安全,这是它和其他住宅公共设备的不同之处。

在未能享受补贴,但居民有意愿,电梯也需要换的情况下,资金筹措该如何解决?姚育宾建议,通过多方共担、市场经营等各种机制协同解决。“如居民短期无力承担大额更换费用,可引入电梯厂商,通过分期付款、以租代购等,先更换电梯确保业主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月供、月租的形式,逐步支付电梯提供者的成本开支。”

如何更加精准地解决居民换梯和用梯困难?“当前的政策不是一次性的。去年以来,广东就已经多轮次出台相关政策,投入真金白银解决‘电梯难题’。”聂竹青说,自己将持续关注电梯换新,同时,他相信未来政策会根据落地情况不断优化。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