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广州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对接会,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这是全国首个聚焦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需对接会,有专家认为,需要提高人工智能在精细化法律应用场景的准确性。现场还展示了电磁网捕机器狗等人工智能产品。
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据悉,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需对接会,本次会议是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广州市司法局对法治广州数字化和数字广州法治化有机结合的主动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凯在会上剖析了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法律文书生成、案件分析等场景的应用潜力。“未来的AI时代将由人和机器一起生产信息,为人类提供极大丰富的服务,知识的供给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刘凯举例称,以往检察官花大量的时间阅卷,AI介入后,早期阅卷的工作和部分工作决策均可交给AI处理。
广东博维创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燕玲则提出,需要提高人工智能在精细化法律应用场景的准确性,她曾用AI询问法律问题“员工属于哺乳期,合同到期,企业不想续签怎么办?”得到的AI答案依据的是错误的法规,引用的裁判文书网案例也存在造假。
南都记者在会场看到,25家顶尖科技企业(机构)、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携前沿成果参展。
法律科技产品主题展区。
工作人员按动手中的“手电筒”,迅速发射出一张网将面前的人“五花大绑”、巡逻的机器狗向周围观众挥“手”致意……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磁网捕器和电磁网捕机器狗吸引了众人目光。
该产品经理李靖超告诉南都记者,“电磁网捕器可以无接触式地快速控制目标,提高安保人员的自身安全”,可以广泛用于校园、医院、司法部门等单位安保。电磁网捕机器狗则将AI技术与智能安保机器人等结合,可进行24小时全天候智能安保,“机器狗虽然不能取代保安,但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辅助保安,满足无人值守的需要”。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通讯员 穗司宣
编辑:韦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