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萌 近日,100岁的桑爷爷(化名)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成功出院,此时距离他的入院日期1月26日已经过去了整整2个月。最危重的时候,桑爷爷的氧合指数只有150(正常值为430-560)mmHg,已经达到了住进ICU的标准。在医生、护士、桑爷爷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这位百岁老人最终成功康复出院。
感染科主任袁静查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百岁老人突发高烧
1月中旬,桑爷爷因为突发高烧被送到了家附近的医院住院,医生从他的尿液样本中检测出了大肠埃希菌,而8年前桑爷爷因尿道梗阻做过膀胱造瘘,如今排尿也需要依靠造瘘管,本就极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住院一周后,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子女们将他转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此时桑爷爷的病情已经加重了,肺部出现严重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他的管床医生张影介绍,肺部感染极有可能是因为泌尿系统感染后长期卧床所致。
虽然肺部出现了感染,可病原体却一直没能检测出来:桑爷爷多次痰培养的结果均为阴性,最后做了气管镜检查,将肺泡灌洗液送高通量测序后,桑爷爷被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凶手”就是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
桑爷爷不仅严重感染,还患有慢阻肺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治疗难度极大。感染科主任袁静及团队反复为他调整抗感染用药,但他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最严重的时候,他的氧合指数只有150mmHg,已经达到了住进ICU的标准。
面对桑爷爷的情况,他的儿子桑先生提出两个诉求,一是不要气管插管,二是不要进ICU,“其余的内科治疗,我们都接受,都可以配合”。考虑到百岁老人气管插管确实风险极高,袁静最终采用了无创呼吸机+精准并动态调整抗感染治疗+综合护理的方式。
家属、医护齐心,患者终康复出院
“只要尽了最大努力,我们家属对所有结果都接受。”桑先生表示。原来,桑爷爷此前曾经因为感染新冠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过,此后又因为各种感染多次住院,家属与医护团队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
好在桑爷爷的心态很好,非常配合治疗,护理团队也相当“给力”:因为桑爷爷痰咳不出来、吃东西呛咳,感染科护士长唐芳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为他留置胃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防压疮、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考虑到桑爷爷日常使用粤语交流,还专门给他安排了讲粤语的护士。
“桑爷爷从只能卧床到可以坐在轮椅上,是我们最激动的时刻。”唐芳说。不仅如此,59天的住院历程中,桑爷爷从无创呼吸机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再到鼻导管吸氧,最后已经能完成有一些难度的呼吸功能锻炼。
3月26日,桑爷爷顺利出院,出院时精神良好,用手不停为医护人员“点赞”。桑先生在感谢信中写道:“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从不放弃的精神,令老父亲转危为安……惟愿这封信能传递我最真挚的谢意。”
张影则表示,桑爷爷的康复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努力,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好心态及家属的积极配合,“这是多方努力成就的一个成功案例。”